梁紅主任想都不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優先處理更危急的患者,本就是醫生行醫的潛規則。
再者也可以通過最危重的患者情況,大致判斷出這次事件的危險級彆。
“患者體內的輻射情況,明顯有一種從內而外的趨勢,這的確是非常的罕見。”
“器官衰竭,免疫係統已經被破壞的這麼厲害,皮膚係統的表現上,反倒還不怎麼明顯。”
“並且肯定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澱,才讓輻射情況這麼棘手......”
從重到輕,幾乎將有代表性的患者,全都過一遍之後,梁主任對林逸診斷結果的準確性,再沒有任何質疑的地方。
“的確如林醫生所說。”
“這些患者應該是食用了某種核汙染物,才導致出現現在的症狀。”
“病情的輕重緩急,也跟食用這種汙染物多少呈正比關係......”
確定患者明確致病病因的同時,梁主任看向林逸的眼神,更是充滿了濃濃的敬佩之色。
正常三甲醫院的醫生,絕對找不出一個,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準確找準病因還能及時作出妥善處置措施的醫生。
哪怕她所在的核醫學科醫生,一樣也不行。
這不關乎醫生本身專業技術的高低,關鍵是這麼冷門的患者,一般醫生一輩子也接觸不到一位。
要不是有林逸的診斷結果做指路明燈。
哪怕梁主任自己,在所有的檢查報告沒有出來之前,不進行反複的比對確認之前,壓根也不敢往核這個方向去考慮。
更何況還是更為罕見的,誤食核汙染物的情況。
她從學習到實踐以來,也是第一次僅見......
“那具體的治療方式呢?”
“梁主任這邊,有沒有成熟的治療方案可以借鑒?”
跟著梁主任忙活了好一會,激活相關領域醫療技術的係統提示,死活就是渺無音信。
所以林逸也不得不立馬插嘴,將所有的希望,寄托於接下來更為關鍵的具體治療過程......
“通常在收治到遭受核輻射或者放射性汙染的患者時,醫生需要根據輻射劑量,暴露時間和損傷類型進行綜合判斷,進而製定治療方案。”
“核心手段無外乎就是脫離汙染源,清除放射性物質,藥物乾預及治療......”
說完常規核輻射治療的手段後,梁主任的眉頭卻皺的越來越深。
“不管采取什麼樣的治療手段,其目的都是為了儘可能減少患者身體各器官的損傷!”
“可此刻的患者,因為誤食核汙染物的緣故,直接由內而外讓輻射源感染了體內器官。”
“複雜程度較之單純的核輻射患者,不知放大了多少倍。”
“連最簡單的脫離汙染源現在都是奢望,更彆談針對性的用藥或者手術方案......”
這也是讓梁主任最頭大的地方。
因為患者誤食核汙染的緣故,至少患者的消化係統、肝腎、血液等係統中,已經被核輻射徹底汙染,說是深入骨髓都不為過。
清除核汙染源,根本就無從下手......
“那總不至於......”
“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吧?”
“咱更不可能,見死不救呀......”
林逸非常不甘心,示意梁主任,能不能再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