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之後。
曲折的山洞變成洞穴,或大或小,彼此相連。而重重疊疊的洞口更多,像是樹枝分叉,錯亂紛雜,使人難辨去向。
於野倒是靜下心來,慢慢尋覓而行。
他要壓製天神丹之力,感受氣機的差異,與修為法力的變化。數百年來,雖說兼修妖道、魔道,而他始終是一位修仙者。抵達神域之後,亦曾嘗試《古神訣》,卻收效甚微,即使有了青衣的指點,也一時無暇修煉。誰想天神丹入體之後,猶如海潮倒傾,氣機逆轉,瞬間讓他變成了神修。倉促之下,來不及僥幸或是驚訝,隻能強行接受突如其來的改變,力爭儘快找到神修的境界感悟,以便能夠恢複他的法力神通。
也正是天神丹之禍,使得身陷絕境的他再次大難臨頭。
與當年的蛟丹不同,天神丹並非他搶奪而來,純屬一場意外,雖然機緣難遇,卻也禍從天降。而天神丹乃是盤昱煉製千年的寶物,又豈肯罷休,如今想要擺脫那個老兒的追殺,唯有搶先一步逃出此地。
而路在何方?
於野走到一堆亂石之間,他看著幽暗陰森的洞穴,與遠處交錯的洞口,禁不住腳下彷徨。
無人帶路,也沒有指引,如何走出迷亂之地,走出這古神之軀?
盤昱是否已追來,會不會藏在暗處,趁他不備施展偷襲,屆時又將該如何應對?
於野尚自無奈,神色一動。
古神之軀?
祖杞,將他拖入禍水的那位老者曾經說過,此地為古神之軀所化。
且不管真假,這盤根錯節的山洞,與層出不窮的洞口,像不像是人體內的九轉回腸?
照此推測,人有三處要穴,又稱三元,或三庭,分彆為識海、金闕與氣海。五臟,對應五行。想必傳說中的古神,也是如此。所謂的穿三庭、過五行,寓意穿過九轉回腸、三處要穴與五臟六腑,即可找到出路。而祭神塔與古神殿,便是出路所在。
於野想到此處,恍然頓悟,不由得心神一振,加快了腳步。
接連穿過大小重疊的洞穴,也不知走了多久,再次遇到山洞,又是曲折不斷、去路百轉。所幸他的神識已恢複自如,遂記下沿途的路徑,以免重複往返。
又過了數個時辰,令他心力交瘁的山洞漸漸走到儘頭……
於野踏出洞口的瞬間,猛然停下。
左右豁然開闊,幾達十餘丈之寬,兩側峭壁數十丈,儼然一處地下峽穀。
就此往前,黑暗朦朧,隱約可見點點的晶光,乃是嵌入石壁的玄石,所散發的濃鬱氣機擋住了神識,也使得詭異的峽穀多了幾分陰森莫測。
於野的雙眸微微凸起,兩道光芒一閃即逝。縱目神瞳所及,倒是未見異常。他輕輕邁開腳步,無聲無息往前走去。
這曲曲折折的山洞,若為古神的九轉回腸,所牽連的大小洞穴,則意味著五臟六腑。祖杞與盤昱鬥法的巨大洞穴,或為三庭之一的氣海。
依此推測,眼下是否已抵達古神之軀的金闕?找到祭神塔,能否找到出路、逃脫困境?
行走在峽穀之中,似有霧氣彌漫,像是玄氣所化,卻又透著古老與滄桑,仿若沉寂萬年的時光,忽然在眼前徐徐展開……
於野一邊往前尋覓,一邊凝神戒備,一邊運轉《古神訣》,體會著氣機的變化,嘗試著驅使修為法力。
峽穀僅有十餘裡,儘頭又是一個巨大的洞穴,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石堆,像是起伏的石丘,閃爍著晶石的亮光,散發出濃鬱的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