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地裡忙活了三個時辰才種完,不知不覺的種了兩畝地。剛忙活完後麵傳來一聲:“種完了?”宋應星剛喝完一口水碗還沒放下,一轉頭看到是朱由校來了趕忙放下碗帶著眾人跪下行君臣之禮。朱由校趕緊扶起陳經綸和宋應星,宋應星說道:“陛下,這土豆已經種下兩畝,臣請陛下再調撥一批土豆,要確認畝產種得最好越多越好。”朱由校想了想,說道:“行,朕回宮去問問有多少給你拿多少,大不了朕不吃了。”宋應星拱手謝恩,朱由校一擺手,看到了架在地裡的框架結構,驚訝地問道:“宋愛卿,你這是準備在地裡蓋房子嗎?”
宋應星微笑著回答道:“陛下,這是臣為了天冷以後防寒用的。”
朱由校仔細地觀察了一下這個棚屋,然後說道:“宋愛卿,這個一旦封頂采光就弱了,光靠火爐就太悶了而且不封又不保溫。”
宋應星一聽,愣了一下,突然一拍額頭,說道:“陛下,臣把這事給忘了。臣曾經將幾棵樹苗放在一間沒有窗戶的屋子裡,過了二十天再打開,發現樹苗已經枯萎。”
宋應星頓了頓,又說道:“臣又將樹苗放在有陽光的地方,樹苗又漸漸地開始恢複生機。由此臣得出結論,萬物生長都離不開陽光,這個道理臣怎麼就給忘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宋愛卿,你能夠從日常生活中總結出經驗,這一點值得讚賞。不過,這個棚屋既然已經搭好了,就不能浪費,這樣朕從工部調來一批玻璃當屋頂用。”
宋應星聽了,大喜過望,說道:“陛下,這個主意太好了,臣一定照辦不過這玻璃可是很貴重的是不是不太合適?”朱由校一擺手說道:“無妨,這東西和你要做的事比起來不算什麼,你就把這屋頂的尺寸量出來等降溫了就給你拿過來封頂用。”宋應星拱手說道:“謝陛下!”朱由校四處走走,到處都是忙碌的工人,宋應星和陳經綸也在一旁陪同。
朱由校邊看邊問各個正在修建的房子是乾啥的,宋應星一一解答像什麼神農學院、魯班學院、扁鵲學院、墨子學院、老子學院、孔子學院、計然學院、皋陶學院、孫子學院、陽明學院都介紹了一遍。朱由校很滿意地點點頭,這些名字一聽就知道是乾什麼的。於是,朱由校問道:“這些學院何時可建成?”
宋應星一時拿不準,陳經綸說道:“回陛下,大概還需六個月。”
朱由校皺眉道:“太慢了,能再快一點嗎?有什麼困難得提出來。”
陳經綸一聽,便說道:“陛下,主要是磚石和瓦片跟不上,順天周邊的二十餘座磚瓦作坊已經被我們全包了,產量都跟不上用量,一天拉過來二十幾車,兩三個時辰就用完了。”
朱由校一聽人都麻了,好家夥,吃都沒這麼快的。
朱由校說道:“朕知道了,回頭找工部想想辦法。”
二人躬身道了聲是,朱由校點點頭,便離開了這裡,去到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