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廣寧城籠罩在一片濃密的雨幕之中。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人感到格外詭異,畢竟在過去的十一月,這裡幾乎從不降雨。隨著夜幕降臨,氣溫將會愈發寒冷,士兵們紛紛尋找避雨之處。
瓢潑大雨傾盆而下,猛烈地衝刷著大地,仿佛要洗淨一切塵埃和罪惡。透過朦朧的雨霧,可以隱約看見地麵上彌漫著淡淡的血跡,那是戰爭留下的痕跡。林丹汗靜靜地站在城樓上,目光凝視著遠方的建奴營地,心中暗自歎息:"也不知道那日蘇他們現在情況如何,僅憑那點兵力,實在令人擔憂他們是否能夠堅守得住啊。"
身旁的貴英恰安慰道:"大汗,請不必過於憂慮,他們乃是察哈爾最為英勇無畏之人,長生天定會庇佑他們平安無事。"林丹汗微微點頭,表示認同,然後轉身對另一側的吉日嘎拉吩咐道:"待雨停之後,務必儘快將陣亡的勇士們帶回城中。"吉日嘎拉恭敬地應答道:"遵命,大汗!"
與此同時,在建奴營地內,皇太極正虛弱地躺在床上,頭部敷著一條濕潤的毛巾。大夫正在為他把脈診斷,並寬慰眾人說:"諸位無需太過憂心,大汗此番隻是心急如焚、怒火攻心所致,隻需靜心調養數日便可恢複如初。再服下幾副湯藥,自然也就無大礙了。"眾將領聽後,稍稍鬆了口氣,但眼神中仍流露出對皇太極身體狀況的關切之情。這個時候他們也沒有心情討論戰事,畢竟像這種一次兩次拿不下一座城的事也不是第一次經曆。
紫禁城,養心殿內氣氛凝重,朱由校眉頭緊鎖地聽著張之極的稟報。原來,信王提議讓毛文龍率領軍隊從皮島出發,對遼東發動奇襲。這本非朱由校所願,但如今形勢緊迫,米已下鍋,錢糧皆已撥給毛文龍,如果不戰,則前功儘棄。無奈之下,他決定下旨調動山東登萊地區楊國棟的兵馬支援此次行動。
想到此處,朱由校毫不猶豫地命令司禮監立即草擬詔書,並派遣方正化帶領三百名精壯侍衛前往宣旨。同時,任命方正化為監軍,負責監督毛文龍與楊國棟二人的行動。此時此刻,朱由校心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若能借此良機一舉殲滅建奴,以後看誰還敢叫他木匠天子。想到這裡就讓張之極先回去等聖旨下來就和方正化一起去山東,張之極行了一禮便離開了養心殿回了國公府,此時此刻,英國公正在京城兵營內忙碌地訓練著一批嶄新的士兵。與此同時,經過在西拉木倫河一段時間休整後的李如梧和何可綱軍隊,距離沈陽僅僅剩下不到一百裡路程。
這一路走來,他們幾乎沒有遭遇任何來自八旗軍的警戒哨崗。想必是由於大部分兵力都已被皇太極調遣出征,導致沈陽城防力量薄弱,不得不將周邊的守衛人員撤回城內防守。然而,這裡地形複雜,多為崎嶇不平的山地丘陵,使得幾萬大軍隻能化整為零,以千人規模為一組散開並隱藏起來,天空陰沉沉的,豆大的雨點劈裡啪啦地砸落下來,天地間一片水霧彌漫。冰冷刺骨的雨水浸濕了士兵們的衣衫和頭發,讓他們感到瑟瑟發抖。
就在這樣惡劣的天氣裡,一個正在崖壁下避風解手的人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洞穴。他驚訝不已,急匆匆地跑回營地,向李如梧報告這個消息。然而,起初李如梧並未對此產生太大興趣,但當何可綱聽到後,他提議道:"依我之見,咱們不妨前去查看一番。此處環境潮濕陰冷,若能讓兄弟們前往洞中躲避,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如梧略加思索,覺得言之有理,便跟隨報信之人一同前往洞穴。抵達洞口後,他們取來兩支火把,小心翼翼地步入洞內。進入洞穴後,眾人驚喜地發現裡麵空間頗為寬敞且十分乾燥。何可綱伸手撫摸著洞壁,若有所思地說:“此洞乃人工開鑿而成,從這些鑿痕判斷,怕是已有三十餘年了。”
李如梧連連點頭,表示讚同。他當即下令,命人將那些已被雨淋濕的士兵搬進洞中,並派人尋找木柴,支起爐灶,為大家煮食熱騰騰的飯菜。眾人忙碌起來,不一會兒,洞裡升起嫋嫋炊煙,溫暖的火光映照著每個人疲憊的臉龐。大家圍坐在一起,享受著難得的安寧與溫暖,心中充滿了感激之情。
正當眾人忙著安置士兵休息的時候,一名斥候飛速趕回營地,向李如梧稟報:"將軍大人,屬下剛才探得消息,正紅旗和鑲紅旗共有數萬大軍開始調動,其行軍方向正是朝著察哈爾地區進發!"
李如梧聽聞此言,心中頓時湧起一陣喜悅之情。原本預計要麵對敵方四旗的壓力,但現在看情況似乎隻需應對其中兩旗即可,這無疑大大減輕了他們的作戰負擔。如此一來,勝算便增添了幾分。他立刻召集諸位將領商議戰略部署,並準備隨時發動攻擊。
一夜過去,時間悄然流逝,但李如梧率領的大軍仍在原地默默守候。他們必須耐心等待,直到正紅旗和鑲紅旗調離整整兩天之後,才能夠展開攻擊行動。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戰略部署,如果貿然出擊,一旦正紅、鑲紅兩旗突然折返,那麼李如梧的軍隊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終於,天空放晴,陽光灑滿大地。一直隱匿蹤跡的朱由檢此刻不再隱藏,他當機立斷下達命令:“朱梅將軍!滿桂將軍聽令!帶領你們本部全部兵馬,即刻向皇太極的大營發起衝鋒!務必給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試探一下他們的虛實!李義,讓你的火槍兵隨時待命,做好接應準備!”
隨著朱由檢一聲令下,朱梅與滿桂兩位將領毫不猶豫地領命而去。他們迅速集結本部人馬,整軍待發。士兵們精神抖擻,士氣高昂,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馬蹄聲響徹雲霄,區區不到十裡的距離戰馬瞬息便至,一時間戰鼓雷鳴震耳欲聾,大軍如洶湧澎湃的洪流一般朝著皇太極的營地疾馳而去。
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讓皇太極手下的將領都有些措手不及,但是很快鎮定下來組織防禦。多爾袞、嶽托、杜度和濟爾哈朗立刻帶著兵馬與三千營和遼東騎兵短兵相接,激烈廝殺起來。戰場上硝煙彌漫,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此起彼伏。朱梅和滿桂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展現出了無畏的勇氣和頑強的戰鬥精神。而李義指揮的火槍兵則在遠處伺機而動,時刻準備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整個戰局緊張而扣人心弦,每一刻都充滿了變數與驚險。這場激戰究竟鹿死誰手?勝負尚未可知……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