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侯現在就處於這種憂思之中,他膝下隻有一個不成器的嫡子,整天遊手好閒,讓他專心科舉他也不搞。
大慶並沒有限製這些勳爵子弟,他們一樣可以參加科考,為朝廷做貢獻,但是勳爵子弟都是從小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錦衣玉食,千嬌百寵的長大,眼裡隻有風花雪月,吃喝玩樂,根本沒幾個想乾實事的。
寶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如今,順義侯府到他兒子那一輩就是最後一代襲爵了,要是再不做出一點實事來,怕是皇上都要忘記他這號人了。
如今在這濟州,又去不了京都,什麼好的新鮮的都輪不上自己,雖說在這濟州無人管束,每天錦衣玉食,錢財夠用,可是到時候沒有了爵位,要這萬貫家財又有何用?
有錢無勢,從顯貴淪為商人,誰能接受得了?
順義侯正愁搭不上京都這條線,如今就聽說珣王的人來找他要人了,他當然不敢耽擱便跑了過去。
見到蕭鶴川的時候,順義侯有點懵,這位年輕人他知道,本次府試的案首,他專門找人打聽過他。
知曉他在白雲書院的成就,他還一度想過,要拉攏這位年輕人。
不過,他沒有太操之過急,而是想著等秋闈過後看結果,如果這位年輕人能拿到春闈的名額,那就說明他的確是有實力的,日後金榜題名,便是仕途上的人。
結交朝廷新貴,也對自己家族的長久發展有益,萬一以後人家真的平步青雲了呢?
可如今看來,他竟然是珣王的人,已經很不簡單了。
當今珣王,聖上第三子,生母乃是四妃之一的賢妃,賢妃原先是冀州司馬之女,選秀入宮,初期很是受寵,入宮不滿三年便坐到了嬪位,生下皇子赫連璟後,便坐上了四妃之一的寶座。
如今,她父親是冀州刺史,官職雖說不低,但終究入不了京都。
當今皇後,膝下隻有兩位公主,所以東宮那個位置,至今空缺!
四妃,一人膝下一個皇子,但是母族都沒有勢力,除了貴妃的父親是禮部尚書外,而禮部也不是什麼油水厚,職權廣的職位,最香的還得是戶部和兵部,其次是刑部和吏部。
而其餘三妃的母族皆不在京都。
這一切其實都在聖上的掌控之中,有皇子的妃嬪家室不顯,中宮又未能生下嫡子,而且早年生產傷了身子,如今也是日日靠著湯藥過活,連後宮政務都難以主持,全是楚國公的女兒皇貴妃在打理。
皇貴妃倒是家世顯赫,但可惜她又無子,有著暫理六宮之權,卻想爭都沒得爭。
這一切的安排其實都是帝王的權衡利弊,四個皇子,個個的起點都是差不多的,想要爭儲,都得各憑本事。
順義侯如今是想巴結蕭鶴川的,人家畢竟是珣王的人,以後隻要有能力榜上有名,珣王定會替他在京都想辦法謀個好差事,隻要有個一官半職的,多少是份權利,而他想要還沒有呢。
甚至在濟州,他還得看那些官員的臉色呢,沒辦法,人家有實權,底下能調的動人啊?
所以,他來了以後,並沒有給蕭鶴川擺架子,而是顯得很平易近人。
雖然他不知道,珣王要水雲天乾嘛,他也沒見過水雲天,蕭鶴川就更加不用說了,他是有妻室的,此前也沒有見過水雲天,談不上有什麼露水情緣可言。
而且水雲天真就隻是他在關外偶然遇見的一個女奴而已,當時看她生的一副頂好的皮囊,這才帶回了濟州,捧成了碧波閣的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