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這種手段剝削,那鎮天神城就會出現消耗缺口。
一旦消耗大於收益,神城的元氣平衡就會被打破,就隻能啃老本了。
任何一座神城,底子再厚,也經不起幾千萬年的元氣消耗。
由此也可以看出,每一座神城都沒有什麼道神界積蓄,是何等的正常了。
一個紀元的時間看似無比漫長,可實際上能積攢下道神丹的時期,也就是高速發展期和穩定繁榮期。
一旦脫離這兩個時期,進入和平時代,那神城的經濟肯定會陷入低迷。
情況好一些,就是維持收支平衡,情況若是差一些,可能會出現財政赤字。
就算神城在紀元初中期積攢下了一定數量的資源,可等到了紀元大劫過後,紀元寒冬到來,一樣要被全部消耗掉。
甚至,很多底層修士會因此而衰老、隕落,神城的人口也會因此暴跌
神城城主,也隻能在這種循環之中,開源節流的摳出來一些利潤來。
比如,鎮天神城現在就存下了足足七十萬億道神丹,如果李星可以在紀元寒冬結束前,省下一半的道神丹,那三十五萬億道神丹,就能全部成為積蓄。
當然。
因為紀元寒冬的關係,這些道神丹可能會出現元氣不足的現象,但最多也就是損耗個兩三成。
等到了紀元再造後,通過一些獨特的煉丹手段,一樣可以彌補回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神城城主比較富有,但是神城中的一般世家大族、官宦世家會一貧如洗的原因了。
因為,紀元寒冬時期的資源,還是被神城城主所掌握。
當然。
這一個紀元的紀元大劫非同小可,很可能無法保存下來任何道神丹。
不過,道神界依舊是最重要的元氣儲備,在不確定紀元大劫是以何種形式爆發的情況下,還是要以儲備道神丹為首要任務。
與虛空魔尊分開後,李星也是回到了鎮天神城,重新安排了一次收集物資的任務。
這次不單單是收集水源、石料那麼簡單,還開始囤積穀物糧食、靈獸血肉、柴火木料、甚至一些平整乾淨的陸地、和平靜無波的虛空都被收集起來,儲存在妖界虛空中。
當然。
這裡的穀物糧食,並非是凡人的五穀雜糧,而是神藥之中的黃精、米參、五行子等等,可以用於恢複肉身元氣的神藥。
另外,為免這些物質在紀元大劫時期發生變異反應,甚至成為五衰之力的通道。
李星是將這些普通一些的物資儲存在了妖界虛空中。
到時候,就算這些物資被汙染,也可以將妖界完全割裂出去,避免影響到整座鎮天神城。
另外,李星還將鎮天神城的人口結構進行了優化。
基本上,外族的底層修士,現在人頭稅已經翻倍。
六百道神丹一個月,平均每天都要上交二十道神丹的人頭稅。
這種人頭稅,已經是遠遠超過鎮天神城內的雜役月俸了。
畢竟,現在一個雜役的月俸,一個月也就是四五百道神丹左右。
一個月繳納六百道神丹,他們還要淨虧一兩百道神丹。
而他們若是離開鎮天神城,在保持自身元氣充盈的狀態下,一天也就消耗八九個道神丹而已。
若是節儉一些,一天下來可能隻要消耗三個道神丹。
如此一來,他們出城要比留在城內劃算得多。
不過,一旦出城,也就意味著斷了經濟來源,沒有了可持續性的收入。
可留在城內,給人當了雜役不說,還要虧道神丹,這簡直是付費上班。
一些早就厭倦了被人呼來喝去的外族底層修士,自然是選擇脫離鎮天神城了。
鎮天神城的低端人口持續下降,短短一年不到,就從原本的三百億暴跌到了兩百五十億。
不過,就算是現在的人口數量,鎮天神城也庇護不起。
李星又開始針對商戶下手,征收的各項商業稅全部翻倍,清走了那些低端商戶。
低端商戶一離去,對雜役和護衛的需求更低了。
這一下,不單單是底層修士,一些十個真紀元到二十個真紀元的中高級天帝都受到了影響。
他們也是進入了入不敷出的狀態,不少為了節省未來的開支,也是紛紛選擇了出城。
又是三年過去,這次鎮天神城的人口已經暴跌到了一百八十億!
一百八十億人口中,其中五成都是人族修士。
他們是得到了各項優待政策,才能留下來的。
剩下五成都是外族修士,不過已經算是外族中的精英了。
他們是看上了鎮天神城的安穩。
畢竟。
這裡是聯盟天庭的基座,更有著道神界第一高手李星坐鎮。
光是李星這尊大神,就可以避免外部的一切威脅。
很多大型商會總部,現在都是設立在鎮天神城之中。
哪怕繳納高昂的商業稅他們也是在所不惜。
因為現在各大神城都是一個德行,都在提高商業稅,榨乾這些商會的最後價值,逼迫他們回歸種族本部。
但商會一旦停止運轉,回歸種族本部,那就成了族內的大肥肉。
種族內的族長、主宰會以各種名義,瓜分商會的物資。
相比,若是商會還能運行下去,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賺頭。
堅持的越久,商會囤積下的物資就越多。
因為現在是經濟通縮,所有寶物價格大跳水。
各種高端至寶的價格,甚至不足之前的一成。
就算要回歸種族,越晚回歸,收獲也會越豐厚。
喜歡臥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請大家收藏:()臥底?三年又三年我成了魔道掌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