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承默然不語,暗暗咀嚼著馬天柱方才講給他聽的話。
馬天柱感歎道:“這些年來,老夫在心中也多次揣度過戰天兄的這些遺言,但始終不得要旨,如果公子真是石大俠的傳人,想必能夠參透其中的奧秘。”
石承抬起頭來,抱拳道:“多謝前輩告知,小子記下了。”
一老一少又敘了會話,馬天柱因為明日還有諸多事務,不便久留,在向石承承諾會嚴查今夜偷闖廂房的黑衣人後,便起身告辭離開了。臨走之前,還貼心地對弟子叮囑,給石承的廂房換一套新的家具。
吳能和鐵麵還沒有回來,因此馬天柱等人離開後,寬敞的廂房中就剩下了石承一人。
他找了個本子記下了馬天柱交代給自己的話後,便坐在椅子上望著那堆散碎的石料發呆。
今夜鐵紋木的詭異變化比從馬天柱口中聽到的師尊遺言還要讓石承迷惑和震驚,在他印象中,這玩意自他出山以後,就像一個沉睡的嬰兒一樣,毫無動靜。說得過分一些,如果不是因為鐵紋木確實奇特,看似破敗卻無堅不摧,再加上石戰天遺言中多次強調鐵紋木的珍貴和重要,石承恐怕並不會把它當成一個不敢離身的寶貝來看。
“吾之傳人,謹記切記。鐵紋木乃傳自上古諸神時代的天地靈木,須以蘊含至陽靈氣之沃土悉心栽培,方可長成。其種曆三百年方可發芽,再曆三百年抽枝,又曆三百年,方能長成你所看見的枯敗樹枝樣。本座悉心培養鐵紋木二十餘年,卻於天冠山一戰後一年才見其長成,未能攜鐵紋木於天冠山上斬草除根,餘平生之大憾也。”
“汝所見之枯枝,並非鐵紋木最終之形態。此木與我枯榮心刃之中蘊含道意完全相合,道意大成之時,此木亦有驚世之變化。切記謹記,珍藏此木,勿使丟失,或許將來可助你悟道,亦未可知。”
“或許將來可助我悟道……”石承低聲喃喃著,他的目光再次掃向那些碎石料,“方才鐵紋木突變之時,這裡的青石家具也隨之憑空消失;變回原狀後,回來的卻是這些石料……莫非鐵紋木的突變,是因為臨時吸取了這些石料?這一現象和我的道意,莫非也有著聯係?”
石承靜坐著思索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他又去思考鐵紋木出現異變的原因,“此物與我所修道意大為貼合,今日產生這般異變,或許是因為我在道意上又有了進步?可是近日來,我並沒有感到自己的修為有什麼長進,非要說的話,這些天研究機關術,在算學上好像頗有長進,連老吳都誇我是修煉機關術的料子……”
正思量間,廂房的大門忽然被人推開,吳能興衝衝地和身後一張冰磚臉的鐵麵走了進來。
“老石,你真應該留下來看一看,今晚的煙火會真的巨漂亮!……咦?這房間裡是怎麼了!”
吳能和鐵麵瞠目結舌地看著仿佛經曆了一場地動似的廂房,以及坐在一堆碎石頭旁邊正托著下巴思考人生的石承。
…………
“所以說,今夜竟然有魃族的高手來行刺?!”聽石承講完了今夜發生的事情之後,吳能驚呼道。
“而且,石前輩竟然在青雲宗還有舊識……”鐵麵也難得地驚訝了起來。
石承擺了擺手,說道:“不是行刺,我來的時候那女魃將已經在屋子裡了,聽動靜是在那翻箱倒櫃,感覺更像是來偷東西的。”
“偷東西?那沒有什麼重要的物件遺失吧?”吳能緊張了起來。
“我們的重要行李都是隨身攜帶的,有什麼可擔心的。”鐵麵不以為然,“難不成那個女魃將會對我們不要的破衣服感興趣?”
“當然沒有重要物件遺失,但問題的重點並不在此,重點在於,魃族想從我們手中偷得什麼東西。”石承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地上的碎石料,右手輕輕地點著自己的腿側。
“首先,可以排除我身上的物件。”鐵麵很冷靜地分析道,“我身上的東西就那麼幾樣,到現在為止基本上沒怎麼變過,魃族若對我的行李感興趣,他們早就下手了。”
石承點點頭,“也可以排除吳能身上的行李。吳能取得卜天錄的事情除了我們之外,隻有淩軒知曉,但是淩軒身死前曾承認,他前往偃門地下城的事情,完全出於他本人的主張,並未告知魃族。”
“那就隻有……”石承和鐵麵不約而同地眼中一亮,二人想到了同一個可能性上。
“之前在南荒,在除掉祝明濤後,他身上的重要物事便落入了我們的手中。”石承深吸了一口氣,“不要把魃族當成傻子。祝明濤與魃族關係緊密,他失蹤之後,對魃族而言,確認其身亡應該不是一個困難的事情。而在當時的西漠王城,根據魃族視角能獲得的信息來看,推斷出是我們下的手應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據此推理,他們也很容易能夠分析出,祝明濤手上的要緊物事,很有可能落入了我們的手中。”
石承忽然站了起來,他從儲物袋裡掏出來了趙平之前寄給他的回信,朝著兩個同伴晃了晃,道:“彆忘了,根據趙平的來信,祝明濤身死後,曾有神秘人物夜闖過一片混亂的祝家,似乎是在找什麼東西。”
鐵麵倒吸了口氣,“石承,我記得當時祝明濤的遺物裡,應該有……”
“鐵麵說得不錯。”石承伸手打了個響指,“有一樣東西,我們至今沒能弄清它的用處。”
“我也有印象!”吳能連忙跳了起來,“是那把鑰匙!我還記得胡恩禮死前,逼問他的血鴉殺手也在盤問勞什子鑰匙的事情!”
…………
三人激動了一晚上,商量了一陣後,決定將手中的神秘鑰匙列為接下來的重點調查對象。當然了,燃燈劍會還在進行,第二天該老老實實上看台觀賽還是要老老實實上看台觀賽。
有一說一,大多數來參加燃燈劍會的貴賓,其目的絕非閒著沒事,想找個刺激的比武大賽打發時間,而是想利用這次群賢畢至的機遇,找到其他和自己有利益糾葛的貴賓,討論劍會之外的要事。當然了,石承現在雖然貴為東宮幕僚,但是本人在魏國人生地不熟,沒有任何的人脈關係,蕭承和這兩天也忙的沒有時間召見他。因此,放眼偌大的貴賓台,石承三人倒是最純粹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