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明顯過界的要求,作為資深的電視人,王主任不應該犯這種錯誤才對。
王曉東當然知道這個要求很不合理也很自私。
但愛本就是不講理且自私的,為了師弟的終生幸福,他這個當師兄的也隻能硬著頭皮犯一次錯誤了。
好在楊九安沒覺得不妥,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事實上,對她來說保持單身根本算不上什麼要求,她一直是這麼過來的。而且最近忙得要死,連寫日記的時間都擠不出來,更彆說考慮這些不著邊際的事了。
麵試結束,會議室裡立刻起哄不斷。
饒是沈亦澤臉皮夠厚,也被這群女編導七嘴八舌說得窘迫不已。
“你們現在起哄,到時候可彆不幫我!”
他沒好氣。
“幫你,肯定幫你!”
“我們幫你,你也得自己給力才行啊!”
“對呀對呀,這麼優秀的女孩卻一直單身,說明非常難追,你最好有個心理準備!”
沈亦澤不以為然地笑笑。
反複研讀過日記的他也許是這世上除了她爸以外最了解她的男人,如果連他都追不到,彆人就更沒戲!
他正沾沾自得,忽然看見一條熟悉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張總編!”
眾人連忙收起嬉笑的神色,紛紛問好。
張懷遠微微點頭,一掃全場,問王曉東:“麵試完了?”
“麵完了。”
張懷遠的目光找到沈亦澤:“沈先生可否有空,我想單獨跟你聊兩句。”
沈亦澤驚訝於對方客氣的態度,表麵上卻不動聲色,淡定地說:“好啊!”
眾人知趣地依次離開,陳婷走前對他小聲說了句:“加油,看好你哦!”
沈亦澤知道她在說什麼,笑笑:“謝謝婷姐!”
偌大的會議室很快就隻剩下張、沈兩人。
“是我孤陋寡聞了,今天才知道你就是洗墨。你那部《沉默的真相》,可真是懸疑類型裡不可多得的好劇啊!”
落座之後,張懷遠試圖用一個相對親和的開場白拉近雙方的距離。
沈亦澤先是一愣。他是華影編劇這件事,陳斌明明早就知道了,難道沒告訴張懷遠?
轉念之間就想通了。原身的那部《時光暖暖》是在江南台的都市頻道撲街的,收視差成那樣,說不定都被拉進黑名單了。陳斌瞞著不說,毫無疑問是為了《心動的信號》的順利拍攝和播出。
“張總編謬讚了,我不過是福至心靈,偶有所得罷了。作為編劇,我並不合格,也因為我的不合格,導致上次合作的不愉快,至今想起來,仍覺得無地自容。”
儘管不是他的鍋,他也隻能背了。不就是放低姿態說幾句客氣話嘛,既然沒有龍傲天的命,那就得和和氣氣地跟人打交道。
張懷遠心中一凜。
第一次見這個年輕人,是在《心動的信號》的慶功宴上,那時他就覺得這個年輕沒什麼棱角,說話做事相當得體;今日一聊,這樣的感覺更加強烈。
他忽然想,如果是他兒子有了這樣的成就,會是怎樣的一種態度?
嗬,多半能把鼻孔懟到天上去!
但這個年輕人卻能做到全無傲氣,泰而不驕,實在難能可貴。
這樣一對比,不禁感慨萬千。
“成鑫若有他一半的謙遜和才學,也不至於扶不上牆。”
他心裡想著,嘴上說:“人有失足馬有失蹄,誰年輕的時候沒有失敗過幾次呢?我進江南台的第一年,經手的三個節目全被砍了,那又怎麼樣,我不一樣做到總編了嗎?所以啊,你不必過於自責,那點小事,台裡根本沒放在心上。”
沈亦澤知道,對方不一定真這麼想,但他願意這麼說,就是在表明一種態度,既往不咎的態度。
跟張成鑫比起來,這位總編的段位可就高多了。這也正常,但凡靠自己本事一步步爬上高位的人,哪個不是深藏好惡,圓滑處世?
陳斌也好,張懷遠也罷,他們的話聽聽就好,沈亦澤絕不會輕信。
“說正事吧。”
張懷遠清清嗓子,繼續說:“這次我來,是代表夏台長,他老人家十分看重你,若不是臨時出差,這次應該是他親自來見你。”
沈亦澤收斂心神,正色說:“夏台長不僅力排眾議,答應給我廣告分成,又是業界的前輩,於情於理,都該由我去拜訪才對”
且不說夏榮生是一台之長,電視圈的泰鬥,傳媒界的大佬,是相當重要的人脈,隻就事論事,他也應該登門道謝,感謝對方的照拂。
“夏台長對你的青睞還不止於此——”
張懷遠將一疊A4紙遞給沈亦澤。
特殊人才引進計劃。
“——這是夏台長專門為你製定的引進計劃,特聘你為江南台的總策劃師,台裡即將推出的新媒體,其業務內容就由你來負責。不僅是策劃,你的劇本同樣優先,論影視資源,我們江南台可不比華影差。”
“唔……”
沈亦澤翻看著紅頭文件,不置可否地嗯一聲。
專門製定有點誇張,這個引進計劃並沒有指名道姓說某個人,而是針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優秀人才。當然,他明白張總編的意思,無非是說夏台長最青睞他。
江南台聽到風聲,提前應對新媒體崛起的衝擊在他的意料之中。
但江南台和芒果台不同,前者是事業單位,由省人民政府管轄;後者是國有企業,由省管轄。
因此,江南台一定層級以上的人事變動不僅要向人事綜合管理部門報備,還得由省人民政府批準通過。
令他驚訝的是,15號才製定的計劃,19號就通過了,這麼快的通過速度,說明什麼?說明夏榮生上麵有人呐!
“這個總策劃師是為你特設的崗位,說得通俗點,就是實習總編。我也乾不了幾年了,等我一退,你就是電視圈裡最年輕的總編。”
張懷遠說得相當誘人,一線省台的總編,自然比留在華影當一個中不溜的編劇強一萬倍!
可惜的是,他既不是編劇,也不是電視人;所以,他既不會留在華影,也不會進入電視台,哪怕對方開的條件再高,他也沒辦法說服自己從事不喜歡的行業。
他如實說:“張總編,寫策劃隻是興趣使然,我並沒有進入電視圈發展的打算。而且,策劃也好,劇本也罷,我都是憑感覺寫的。彆看我出了幾部爆款,很可能明天就江郎才儘,寫不出東西了。”
說到這裡,忽然想起趙輝,那個既有天賦又熱愛這一行的年輕人,便委婉地提醒:“貴台人才濟濟,優秀的人比比皆是,廣納賢才固然重要,內部的潛力也應當好好發掘。”
“這個自然。”張懷遠敷衍一句,“你不必急著做決定,回去好好考慮考慮,同時也可以了解了解我們這個行業。作為一個過來人,有一點我很確定,那就是來電視台工作,絕對比留在華影上限高!”
沈亦澤沒有吭聲。他從不根據上限選擇行業,但他沒有解釋,因為對方不可能懂。
他思考了一下措辭,才說:“等夏台長出差回來,我會來拜訪的。”
這件事,還是當麵跟夏榮生說清楚比較好。
文娛業的幕後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