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孤燈。
沈亦澤獨坐電腦前,查看各部門提交上來的報告。
公司營業第一周,除了顧舒從華影帶回來四個項目,業務上堪稱一片空白。
招聘啟事一直掛在網上,公司的郵箱已交給人力資源部管理。人資部的報告統計了各職位的應聘人數,擬將編劇、策劃和經紀人的第一輪麵試安排在下周進行,並給出了詳細的麵試規劃和流程。
沈亦澤思考片刻,決定將策劃和經紀人的麵試延後。
第一輪麵試可以由人資部主導,但第二輪麵試就必須有專業人士參與。
編劇好說,畢竟有顧舒和徐鳳陽鎮場子,但策劃和經紀人,還得再等等。
策劃這塊,王曉東答應幫忙。如果趙輝願意從江南台跳槽過來,沈亦澤希望由他和師兄一起麵試,因此至少要等到和趙輝談完之後再做計較。
經紀人這塊,沈亦澤想拿出期權池1股份聘請程洵擔任經紀總監。
這段時間和程洵共事,這位海鷗娛樂的前金牌經紀人做事之周到之靠譜令他印象深刻。
沈亦澤查過程洵的資料,知道他是個十年的老經紀人,經驗豐富,曾有過同時帶五名藝人的經曆,不僅帶過歌手,還帶過演員,音樂圈和影視圈的資源他都有。
除此之外,他和江怡寧互相信任,而江怡寧是公司創始人之一,沈亦澤自然信得過。由程洵來主管藝人的經紀業務,於情於理都再合適不過了。
沈亦澤和江、程兩人聊過,江怡寧很支持,隻是程洵有點猶豫。他如果出任金點的經紀總監,勢必無法兼顧怡寧工作室。
工作室雖然是以江怡寧之名注冊的,實際上從創辦到經營都是他在一手操持,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他創業夢的延續,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程洵需要時間考慮,沈亦澤也很耐心。
公司成立之初,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才,但凡遇見了,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要爭取過來。
他揉揉眉心,接著打開項目部的報告。
在李維的極力促成下,下周五將和優視主管內容的高層見麵磋商。
《沉默的真相》大獲成功之後,優視立即調整了戰略方向,將下半年的重心轉移到自製上,光是Q3季度,就有五部自製劇的投資計劃,其中一部評級為S,單集投資最高可達500萬(含演員)。
沈亦澤之前翻看過優視推出的這個“新光計劃”,發現不僅有網劇,還有網綜和網大的定價招標,便讓項目部根據公司的優勢起草了一份競標書,當然,他的目標不是某一個項目,而是所有的S級項目!
正看得專注,忽然手機一陣震動。
點開一看,是餘笙的微訊,隻有短短三個字:“你贏了。”
沈亦澤一愣,下意識看眼日期,不知不覺中竟已到8號了,兩首新歌已經下榜。
點開全娛音樂,《我們的愛》和《咎由自取》在新歌榜的銷量分彆定格在189萬和184萬。
才贏5萬……
沈亦澤摸摸鼻子,暗道一聲僥幸,切回聊天框特彆真誠地回了一句“承讓”。
餘笙:下個月什麼風格?
沈亦澤略一思索,回:“流行。”
他最近實在太忙,沒心思跟她玩花板子,流行音樂他最熟,把握也最大,穩穩地拿下比試就好。
把手機扔一旁,繼續看報告,邊看邊批注修改意見。
等做完這一切,已經接近淩晨三點。
現在公司的規模還是太小了,等規模大一些,他就可以聘請CEO、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監和秘書來細化分工,幫他解決掉大部分管理和運營上的瑣事,而不是所有事都要經過他的首肯。
衝個澡躺上床,拿起日記本看不知道第幾遍。
但願9月之前能把公司的事處理好吧……
他心裡這樣想著。
……
周六上午十點,趙輝如約抵達利保大廈。
沈亦澤將他接上樓。
周末嘛,至少表麵上還是要雙休的,有活可以帶回家裡乾,原則上周末公司不營業。
沈亦澤帶趙輝邊參觀邊介紹:“這兩個大的辦公區域屬於編劇部,劇本創作是我們目前最核心的業務內容,這一塊由小柒負責,因為項目比較多,所以崗位也就相對多一些。”
“是華影的首席編劇小柒嗎?”
趙輝吃了一驚,身為江南台的員工,小柒的大名他可謂如雷貫耳。由這位金牌編劇署名的劇集,購銷中心的那幫人都是玩了命地搶,但凡搶到一個,基本KPI就完成了一半。
“華影的前首席編劇,現在是我們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沈亦澤微笑著糾正。
“策劃這塊暫時不會招太多人,可能就一個小組五六個人的樣子,如果你願意來,我會把這個小組交給你領導。”
趙輝嗯了聲,沒有立即表態。
沈亦澤繼續說:“我們和江南台已經說定了一個項目,你入職之後馬上就可以著手做。另外,近期內我們也會和優視達成合作,以後走電視台和新媒體兩個播出渠道,不用擔心沒有活乾。”
趙輝點點頭,突然問了句題外話:“我聽王主任說,你們還做音樂相關的業務?”
沈亦澤知道對方想了解公司的實力,便順水推舟道:“音樂這塊由我和江怡寧負責,因為是完全不同的業務,今後不會在一起辦公。”
他說的是實話。
經紀麵向的客戶是藝人,考慮到藝人這個職業的特殊性,還是單獨分出去辦公比較好。
“江怡寧?!”
趙輝驚得合不攏嘴。如果說小柒是創始人仍在情理之中,那江怡寧又怎麼會跟這家小公司扯上關係?簡直就不可思議!
沈亦澤點頭道:“是。這家公司由江怡寧、小柒和我聯合創辦,江怡寧和我負責音樂,小柒主管影視劇本創作,我們現在還差一個能夠負責節目策劃的人才。”
這話無形之中拔高了趙輝的重要性,趙輝腦子一熱,答應的話險些沒脫口而出。
話到嘴邊,他好不容易給憋了回去,還是決定先回去冷靜思考一下。
沈亦澤也不逼他,表示可以給他考慮的時間,但最好在一周之內做決定。
……
周一例行會議,會議室裡,眾人看著手中的收視報表,氣氛異常沉悶。
張成鑫額頭上掛滿細密的汗珠,他死死盯著《書我人生》第十期的收視數據,隻覺得嗓子乾啞,呼吸不暢,心裡早把收視機構那群2B的祖宗十八代全給問候了一遍!
他奶奶個腿!說好的破2就行,竟他娘的一下把收視乾到了2.67%,力壓荔枝台的《相親相愛》和芒果台的《HAPPY》拿下周六黃金檔的收視冠軍!
這下是個傻子都能看出收視不對!
褲兜裡的手機忽然震動了一下。
掏出一看:“張主任,看見收視率了嗎?超額完成任務,按理說你應該給我們補錢,但看在張主任是新客戶的份上,就當一點額外的福利了。合作愉快,歡迎再次光臨!”
張成鑫頓時黑臉。
“一群傻逼,彆讓老子再看見你們!”
他惡狠狠回一句,隨即把對方拉黑。
其實這事也不能全賴人家。
民間機構作假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通過各種手段竊取到樣本家庭的私人信息,然後掏錢讓樣本家庭觀看購買收視率的作品,從而達到“汙染收視率”的目的。
因為國內的收視統計機構僅索福瑞一家獨大,而索福瑞的樣本數並不多,隻有5.8萬戶家庭,也就是說,隻要買通其中的580戶,就能影響1%的收視率。
但秉持寧多勿少的原則,收視機構通常會多買20%,避免某些家庭出於各種原因沒有履行約定。
換句話說,張成鑫雖然隻買了1%的收視率,運氣好的話其實能漲1.2%。而他這周顯然人品爆棚,《書我人生》的真實收視率本就有所回升,再加上他和他老爹買的,直接就衝到了第一。
“咳咳!”
陳斌輕輕咳嗽一聲,不無揶揄地說:“《書我人生》收視第一,讓我們恭喜張主任。”
會議室裡的恭喜聲此起彼伏,絲毫不齊,或譏嘲或戲謔,但就沒一個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