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蘇東坡的畫_我在民間修文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間修文物 > 第767章 蘇東坡的畫

第767章 蘇東坡的畫(2 / 2)

這幅《瀟湘竹石圖》為橫軸,長一米出頭,寬三十公分。

這幅畫采用長卷式構圖,以湖南零陵以西的瀟湘二水合流處為背景。

畫麵上景物不多,隻土坡一片、石頭兩塊、疏竹幾叢;“左右煙水雲山,渺無涯際,恰似湘江與瀟水相會,遙接洞庭,景色蒼茫”。

畫卷之末,題有“軾為莘老作”字樣。

蘇軾繪畫喜作枯木竹石,所作之物象,多形象簡練卻寓意豐富。

作畫用筆頗具書法意味,為後世文人畫“書寫化”用筆了寶貴的經驗。

枯木之外,蘇軾十分喜愛竹子,曾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句。

蘇軾畫竹初師文同之法,但蘇軾所作之竹“大抵寫意,不求形似”,是典型的文人畫創作風格。

這幅圖利用近水與雲水、蹲石與遠山、筱竹與煙樹強烈的對比作為畫麵的焦點展開描繪。

畫麵自遠至近而又及遠,繁簡、大小、疏密、動靜等布局合理,段落分明,層次豐富,結構嚴謹。

同時以瀟湘二水的交彙點為中心,從而使畫麵出現驚濤拍岸般的高潮。

圍繞這個高潮,畫麵演變出此起彼伏的煙水雲山,和寬敞延綿的瀟湘二水使人心境開闊,寧靜深寂的遠野令人心曠神怡。

煙樹掩映下的對岸讓觀者賞心悅目,山川物態,應有儘有,意境盎然。

蘇軾在創作中始終把握以寫瀟湘二水上下萬物寓“水”之意境的立意。

畫中竹葉濃淡不一,從竹子長勢分析,有些以淡墨畫出者殊無解釋成葉背的可能。

特彆是所畫之末端翻卷的竹葉,墨色全然如一,並未因翻出背麵而有濃淡之彆。

其所以雜用濃墨淡墨,為了使畫麵富於變化,且使本來相當密集的竹葉不給人以壅塞之感。

在這幅畫上,用淡墨所畫之葉為數不少,在用濃墨畫出的葉子中作無規律的穿插,而為了整體的連貫性,遂在葉間增加許多小枝。

不過與後世習用的“淡踢枝、濃撇葉”的做法不同,小枝的墨色很深,透過葉麵仍可看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蘇軾畫的竹葉逼真,長短闊狹渾如天成,葉尖既銛銳又鮮活,楚楚有生氣。

所畫卷折的葉子用筆圓轉翻跳,一氣嗬成。

竹竿則以楷書及行書撇、捺、豎、橫等筆法寫就,筆筆到位,“用筆秀嫩,風韻高標,絕無畫家氣味,顯然為文人之筆”。

這幅畫的價值,不僅是蘇東坡少有的畫作。

更牛逼的是這幅畫傳承有序。

史料中,對這幅《瀟湘竹石圖》有明確的記載。

元統二年,湖南書畫收藏家楊元祥將這幅畫收藏。

明洪武三年,梁台李秉中從杜氏手中購得此卷,如獲至寶。

明嘉靖三十七年,金陵李家的傳人李甲峰攜此卷來到江陽。

在這裡偶遇明代文學家楊慎,席間楊慎在畫作上留下了一篇賞析的七言跋文,楊慎的墨寶對於《瀟湘竹石圖》無疑增色不少。

到了近代,《瀟湘竹石圖》的私人收藏者有兩位,第一位是北洋軍閥吳佩孚的秘書長白堅夫。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白堅夫在天都風雨樓古玩店中買走了蘇東坡的兩幅傳世珍品。

一幅是《枯木怪石圖》,另一幅就是這個《瀟湘竹石圖》。

抗戰時期,白堅夫把《枯木怪石圖》賣給島國人,《瀟湘竹石圖》成為神州唯一的蘇東坡畫作。

1961年,白堅夫經濟困難,決定把《瀟湘竹石圖》賣掉。

他曾專程到魔都,拿給他的熟人、當時魔都博物館館長張珩欣賞,希望張珩給找個買家。

可張珩卻給這幅畫鑒定為贗品,白堅夫一氣之下告辭離開。

從此,這幅《瀟湘竹石圖》便下落不明。

沒想到這件重寶竟然落在了喬治家族手中。

喜歡我在民間修文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民間修文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擺攤算命撿徒弟,集齊七個我躺贏 龍魂武帝 純陽秘聞錄 永生攻略 大國刑警1990 苟在宗門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神仙道果,卡牌助我 枕邊規則 說好的反迷信呢?直播間全是警察 薑小姐,你隨手挑的司機老公漏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