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丫頭真是生了副漂亮的臉蛋兒,瞧瞧這身段兒?”謝皇後情不自禁地誇讚著,而吳太後則是一直滿意地笑著。
該客氣的客氣,但也該談談正事,謝皇後今日到來,不同平常的請安,而是主要為了吳太後七十大壽一事。近幾日,宮裡上下已經在開始準備了,張宗尹也是一直忙著此事,畢竟每當要辦盛大宴會時,動輒就要成千上萬人參與,張宗尹作為吳太後的身邊人,自然是要在場監督,處處安排,都要合了吳太後的心意。
“太後娘娘,再過幾日便是您七十壽辰,官家近日頻頻提及,臣妾亦認為當大辦一場,隻是尚需詢問聖人您的意見!”謝皇後提議道。
聞言,吳太後卻並沒有急著表示,而是笑著點了點手示意她先彆著急,“皇後能有此心意,哀家便十分滿意了。但哀家想,今年七十大壽與觀潮節相隔不過幾日,近幾年官家因政事而操勞,哀家前幾日見了,都覺得憔悴了許多!而眼下時局不穩,哀家正與太上皇商議,將壽宴與觀潮節同辦,也算是為我大宋祈福!”
聽到這兒,謝皇後愣了愣,隨後十分感激地站起身深施一禮,“太後娘娘能如此體恤官家,體恤大宋百姓,真乃國之幸事,妾等謹記於心,理當效仿!”
一番感慨後,她坐了回去,既然決定了要將兩個重要的事兒放在一天舉辦,那便得大辦特辦!辦得比往年更加隆重!
“既如此,臣妾便立即回宮,將此事告知官家!”謝皇後迫不及待地說道。
吳太後默許後,看著她離開。
果不其然,謝皇後一回宮便是立馬將此事告訴了官家,孝宗皇帝十分開心。
吳太後能這樣想,實是有著一顆愛國愛民之心,是以他當即應允並且下旨,即日起太常寺與德壽宮合辦盛典,須辦得盛大,讓一城百姓都能感受到。
聖旨的內容很快便是被轉達到了德壽宮吳太後的耳中,太上皇對此自然是表示隨意,反正在哪裡玩兒他都一樣,退居了幕後,趙構也不想處理那麼多事了,便讓吳太後做決定,而吳太後則是與張宗尹交談了一會兒後,叫來了桂枝。
剛進德壽殿,張宗尹就示意桂枝跪下。這幾日都沒怎麼跪的,她有些意外,但還是照做了。
吳太後慈善地笑著,點了點手示意張宗尹。
後者意會,便自袖口拿出懿旨念道:“太後懿旨,今已定壽辰宴與觀潮節同日舉辦,以為大宋祈福!有官家詔令聖旨在上,命德壽宮協太常寺共辦大典,現哀家命楊小妹臨掌司樂一職,以便與太常寺共理大典諸事,望其儘心儘力,不辭其勞!”
聲音自殿外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奴婢領旨,謝太後娘娘,娘娘千歲。”桂枝叩首後接了懿旨。
吳太後笑著點了點頭,“起來吧,孩子。”
“謝太後娘娘。”桂枝被張宗尹扶著站了起來,隨後接過後者手中的懿旨。
“丫頭!你乃梅香親傳,須秉承風範、善修德儀,此次與太常寺攜手操辦大典,你可要用心去準備,切勿出了差錯!”吳太後叮囑道。
因為實在是沒有好的借口讓桂枝當上女官了,吳太後又不舍得她做那些端茶倒水的事兒,所以很在意此次機會,若能辦成,今後做個尚儀局司樂,起碼也算是後宮的女官,不會受欺負。
“謹遵太後娘娘教誨。”桂枝躬身回道。
“稟太後娘娘,英國公前來請安,現已在殿外。”門外,太監通稟道。
“哦?擴兒來了?快快讓他進來!”吳太後喜悅不已。
然而,張宗尹一聽趙擴來了,便是眉頭皺了皺,等吳太後剛說完,他便躬身提議道:“太後娘娘,小妹剛入宮不久,今日又得封司樂,老奴打算帶她多了解些宮中各項禮儀,再做大典的安排,請太後娘娘應允。”
吳太後心裡正開心,自然沒有多說,允了二人,看向桂枝說道:“如此也好。小妹,之後大小事宜張宗尹會告訴你,另外哀家這有一副女官腰牌及手諭,你可憑此出入大內,若是須出城采買,便找張宗尹支錢銀!去吧!”
桂枝接過了腰牌和一碟文書,隨後施了禮與張宗尹一同退出殿外。
而他二人剛退出德壽殿,便與一位身著白衣的公子擦肩而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