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使臣隊入臨安的消息,昨天便傳得滿城沸沸騰騰。不少人路過慶豐樓時,甚至都會停住腳步,朝門口觀瞧,不過好在大金的那些官員們倒是沒有什麼雅興在外麵看彆人朝他們啐口水。此時這眾人正坐在樓內品茶聽曲兒,好不自在。
然而卻看東宮,太子趙惇最近接了不少官家分給他的政務。有了這些事兒做,近日來太子他一直與身邊的這些智囊在大殿上議事,忙得不可開交。雖說真正重要的朝政還沒交到他手上,但是從最近處理的這些事兒上看,官家也是在儘力分權,讓他熟
悉國事。
對此趙惇不敢懈怠,便著門下眾文官沒日沒夜地去仔細審查這些案子,倒是細心得很。
不過,趙惇本人倒是並沒有參與過多。他本就沒有經驗,此番官家分給他這許多政務,手忙腳亂下,他也處理不過來,隻得看著手下的人去做。
還好,身邊有幾個信得過的,他們辦起事來倒也令人放心,幾件事處理下來,現如今官家對他的能力有了初步的認可。趁熱打鐵的趙惇便也學著一副好儲君該有的模樣,在殿前盯著門下眾人,不過盯得久了倒也困乏,於是就在榻前倚著小憩。
知道趙惇有正事要處理,李鳳娘心裡明白這個時候不能打擾他。但她得知金人入京之後,今早又收到了杜婉茵的信,隻這一張薄薄的紙上,誰能想到儘是算計,是以李鳳娘頗感驚訝。
沒想到一個普普通通的外戚兒媳,竟然也能使出這種手段?
她倒是覺得,摻一手也未嘗不可。
於是,她便準備來找趙惇商議。此刻正站在殿外,整理了一番儀容後,大門輕輕被打開,她走了進去。
原本以為會看到趙惇一心理事,忙於朝政的模樣。但不曾想,抬眼一看,殿內的眾文臣倒是一直討論著,可他趙惇卻是在榻上睡著了。
此時李鳳娘,有股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怒火中燒,但她儘力控製表情,先朝著殿內理事的眾臣微微一笑,問聲“辛苦”,隨後便來到趙惇身邊。
她雙指一並,在對方後肘軟處一掐一捏。
下一秒火辣辣的痛感襲來,趙惇倒吸一口氣,驚坐起。看著身旁的李鳳娘,他剛準備開口說話,卻堵到了嘴邊,怎麼也說不出來,忍著痛問道:“愛妃何事至此?”
李鳳娘也知道需要給太子留些麵子,於是便瞥了他一眼,先將此事擱到一邊,談起正事來。她伸手將今日收到的信遞給趙惇,又將昨日發生的事兒,大概地講了一遍。
聽完、看過之後,趙惇一愣,看向李鳳娘,他沉默片刻,“此計太過危險了!愛妃,此人可信嗎?她不過是身份低賤的女子,竟敢如此搬弄是非,金國使臣此次來訪,乃國之要務,官家本就寢食難安,如此棘手之事,各部都避而遠之,如若東宮參與,一遭處理不當,得不償失啊!”
最近趙惇開始在乎麵子了,好不容易在官家那有了幾分顏麵可言,若是轉眼沒幾天,便丟了人,前麵那些努力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她怕是沒這個膽量誆騙我,太子所慮甚是,但妾身倒是另有看法,妾身認為此番是我東宮在朝中立威的好時機,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太子殿下主動幫著處理這件事兒。隻要能讓金人無功而返,官家自然會高興的。到那時估計傳位一事,便也有了定落。”李鳳娘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個小小的楊桂枝與她何乾?杜婉茵的詭計能否得逞又與她何乾?她要做的是從中謀取東宮的利益。
重要的是要讓官家加快傳位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