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飯咯~”
耽羅島上的耽羅人聽到一聲他們聽得最熟的漢語,人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拿起手裡的工具擦著汗,走到了田壟上放下工具,然後開始列隊。
“吃飯啦,吃飯啦~”
這些耽羅人高興地重複著他們最喜歡說的漢語,認真列隊清點人數之後開始前往食堂。
他們這些天已經漸漸習慣了在食堂吃飯的日子,每一天都帶著期待的心情,就算是勞動的時候都會聊幾句,大家猜猜今天能在食堂裡吃到什麼。
延壽教大食堂裡的飯菜比起這些耽羅人過去的飲食不知道豐富了多少。過去他們在家裡主要是吃米飯,有大醬湯海帶湯喝就不錯了。
醃泡菜是為了保存食物而做,耽羅島作為高麗最南的島嶼,較為溫暖的氣候和島嶼環境下,他們醃泡菜吃得少,海鮮類倒是吃得比較多,也製作一些魚乾等作為下飯菜。
但也僅此而已了,天天輪著吃又單調又膩,但凡有點野味肉食都要讓人咽口水。有野果就算是酸的也願意嘗嘗,總比嘴巴裡沒味道強。
然後延壽教一來,大食堂一立起來,耽羅人一下子就被震住了。畢竟有太多他們沒見過的食材。
作為一個島嶼上的人民,對於大陸地上有多少食材是幾乎沒有概念的,隻知道肯定有很多,但是要讓他們說的話,除了鳥、雞、豬、羊、牛、白菜之類常識裡的東西,就沒其他的見識,更彆說吃過。
忽然間沒吃過的食材哐哐往嘴裡造,因為是分餐製,還不用怕吃得快被彆人搶了自己的份,因此一個個細嚼慢咽的。還有耽羅人被嚇得以為這是自己最後一頓好飯了,不然怎麼可能吃的這麼好。
周宇很看重耽羅島,它作為養馬島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而且未來如果真的和北原開片,教兵從耽羅島乘船出發,登陸對北原發起攻擊,然後再撤退回耽羅島休整,要比從其他地方出發快得多也隱蔽得多。屬於軍事上也有特殊的戰略價值。
所以延壽教從各個港口起運前往耽羅島的物資裡除了麵粉、米黍主食之外,還附帶了安江道、安右道有的,以及交易到安右道的一些南方食材,往耽羅島運。
按道理來說這些食材其實在延壽教內部教徒可以直接消化掉的,但周宇認為如果要徹底讓耽羅人和自己一條心,徹底成為忠誠的教徒,就得讓他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才行。
一點點小恩小惠,多吃幾口飽飯,喝的湯鹹一點頂多讓他們願意服從延壽教,卻很難讓他們從心裡去拋棄自己高麗人的身份。周宇要的是他們可以堅定地跟隨延壽教,在延壽教教徒和高麗人身份選邊站的時候,堅定地選擇延壽教教徒。
所以周宇隻是拉平了他們和延壽教教眾的普通餐飲水平,就讓耽羅人每天的食堂兩餐都像是吃大餐一樣,把“開飯咯”“吃飯啦”“真好吃”這樣和吃有關的漢語學得飛快,說得最標準。
從沒見識過這麼豐富食材的耽羅人在第一次吃到鹹香還泛油花的飯時,眼睛無不瞪的溜圓,簡直難以置信。他們的心理預期是作為被抓被強迫勞動的俘虜,有雜糧吃都已經算對方慈悲了。
然後一餐又一餐的出現了麵食、肉丁肉沫、煎炸物,以及各種說不上名字但都烹飪的十分好吃的蔬菜,讓每個耽羅人教徒在吃到時,無不閉上眼睛感受大腦由於太幸福而產生的暈眩。
調味料的豐富也讓耽羅人甚至私下討論自己將來要是吃不到這種味道了該怎麼辦。如果今後又回到了高麗王國的統治下,回到了過去那種困苦的生活,那可是一生都要這些味道懷念到死。
不得不說,耽羅人也是勤勞的。他們吃了延壽教給的飽飯,絕大多數人都不敢偷懶,生怕惹怒了延壽教的人,不讓他們吃這麼好的飯了。
聰明的人已經感覺到延壽教這種架勢很像是要將耽羅島占下來。他們有過猶豫,但是吃喝上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一些人已經回不去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開了眼界,味蕾都打開了之後想讓他們再過過去的窮日子簡直和送回地獄受苦沒有兩樣。
因此他們拚命學習漢語,主動靠近延壽教,成為耽羅人教徒裡的積極分子。有他們的帶動和鼓動下,不少耽羅人也跟著做出了選擇,開始學習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