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援軍,周宇是不會讓自己的軍隊以少打多的。如果是打毫無戰鬥力的農民軍無所謂,打朝廷官軍,5萬打11萬也實在太不尊重人家了。
因此大明的騎兵早就在路上了,這支大明金州方向的4個師,反而是為了拖住官軍而和他們對峙的。
如果後麵沒有援軍抵達,一直被監控的興漢官兵動態,周宇肯定會及時發到前線指揮官手上,讓他們避開這支大軍。
哪裡有機會當麵碰到。
官軍的素質如何周宇十分清楚。京城裡有許多延壽教的教徒,他們忠於教主,願意留在京城之中,用香爐向情報中心上報官軍的各種消息。
他們的訓練水平,士氣,裝備到底什麼樣子,他們都一清二楚。
甚至有人為了探尋情報故意被"抓"去當了官兵,要不是軍營開始封閉,他們出不來,否則會有更多的情報被傳出。
因此官兵11萬人出城的方向,周宇提前就通過各種渠道弄清楚了。也提前把各支軍隊在戰略上進行了調動。
興漢官兵的偵查能力一直都維持在低線。和北原打被壓製,一直在死偵察兵。和明軍打起來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機會恢複馬匹數量,偵騎數量也根本上不去。
看到明軍的偵騎第一時間就是跑,哪裡能偵察得到明軍大部隊的動向。
就算他們願意用命去換情報,等他們看到明軍大部隊的時候,他們也幾乎跑不掉了。
因此當11萬官兵終於開始壓上的時候,遠處已經機動到位等候了一陣子的明軍騎兵,也立刻開始行動了起來。
北方南下的1萬騎馬步兵到11萬官兵的後路上攔住了他們回去的路。
2萬南下的駿騎軍從西北方向朝官兵衝了過來,南方已經補員回到7千數量的主力騎兵從東南方向過來,還有1萬駿騎軍從西南方向包抄了過來。
禁軍衝了上去,頂在前麵的盾弩兵沒有後退,他們開始了快速射,一支又一支弩箭撕碎了前進的敵軍。
弓箭手們也飛快地開弓,將箭矢射到跑在最前麵的禁軍士兵身上。
衝鋒的禁軍士兵像是被刮去了一層又一層似的,倒地陣亡的不計其數。
好在他們的數量夠多,後麵壓上來的督戰隊讓他們沒辦法後退隻能前進,這才讓他們堅持到了和明軍近距離接戰。
可是他們的處境並沒有變好,反而變得更糟了。
延壽教打了這麼多場戰,從來沒有在近戰的時候吃過虧。無它,他們的甲太厚太硬了,隻要揮舞武器砍刺過去,看對方敢不敢和自己交換就知道結果了。
你一條命換不到我身上一條傷痕,看你能不能逆著本能不格擋而是也往敵人身上砍了。
幾乎沒有人能逆自己的本能用身體去接眼前敵人的刀槍,還想著自己先把對麵的重甲兵殺了。
他們絕大多數都收刀格擋,然後這場對決就結束了……他們是擋不住重甲士兵的劈砍衝擊的,隻要他們開始格擋,他們就隻剩死亡一條路。
禁軍士兵像是木樁一樣被不停砍倒,他們隻有一部分人有甲,而且還是皮甲。這些皮甲又破又老,一些地方用麻繩係在一起,顯然是過去經曆過戰場,被砍碎的皮甲,又給強行"救"回來了。
這樣的皮甲擋一擋菜刀還行,擋刀盾兵的大刀實在太勉強,和沒穿甲區彆不大。
為了這一次出征,京城裡所有的皮甲都被搜刮了出來,稍微大一點的鐵器都被搜走去重新熔成了武器。
又舊又老的皮甲,剛鑄完還沒打磨好的鐵器,這就是現在興漢的禁軍。
幾次連續的失敗讓他們已經沒有了庫存的東西,本來不多的老兵也傷亡殆儘,士氣更是萎靡不振。
在明軍的強力衝擊之下,他們被殺得節節敗退,要不是後麵擠滿了人,他們早就扭頭逃命了。
而這也是武義軍節度使想要的,反正禁軍就是拿來消耗敵人的,消耗不了敵軍的命,也能消耗他們的體力嘛。
武義軍已經成功繞後了,他們畢竟是邊軍,而且也沒有頂在對抗北原的第一線,有一些積累。
現在的士兵是老兵,身上也是盔甲具全,行動起來進退有度,比起禁軍士兵真的是強不知道多少。
他們從側後麵和明軍接戰,一時間殺得難解難分。
這裡的明軍是民兵,雖然盔甲俱全,但身上不是鐵甲而是皮甲,戰技也不算精熟,隻能憑借著一股血氣和武義軍交戰。
武義軍也沒想著用命和對方換命,雙方打的熱鬨,卻沒有立刻取得進展。
"催一催那些新兵,給我衝!拿了那麼多賞錢,如果還不敢衝,回頭我斬了他們!"
可是就在童浩褚因為戰事不順利而發火的時候,他的偵騎飛快跑過來,摔倒在地上又立刻爬了起來,衝到了他的麵前。
"大人,敵軍騎兵來啦!"
"啊?在哪裡?有多少?"童浩褚大驚。
"那邊有,那邊也有,許多,有許多!"
"還有多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