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雖然已經在安右道的時候自立為帝,但是決定在1月1日的時候正式宣布將目前的疆土納入大明,最重要的是公布年曆。
將在1月1日的時候將時間定為公元1年,並且公布統一和推廣各種更科學的標準,做到和主時間線相同,進行接軌。
除了時間之外,還有溫度、重量、長度、麵積、體積等等,大明會不停地隨著開展掃盲的同時進行科普,用幾代人的時間去推廣公製。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周宇已經拿下了整個大明,現在要麵對的就是全天下的治理問題。
本來他作為從主時間線來的糧食運輸者,隻要有糧食可以買,他完全可以不用這麼累。
和某些時間穿梭者一樣,賣到錢了就在24世紀瀟灑,沒錢了回自己的時間支線采購糧食賣一下。這種沒有誌向的時間穿梭者,隻要不提高自己的消費,那他一輩子都能有所享受的同時衣食無憂吃穿不愁。
誰讓他們有時間穿梭的“天賦”呢,他們應得的。
周宇當然不會這麼對自己,就算他的存款又回到了1億2千萬的規模,他也覺得不夠多。他想要更多,他認為以自己的天賦值得更多的收入。
如果以主時間線給他的任務,他的開拓其實已經到頂了。身為皇帝,他要多少糧食有多少糧食,就算天下大饑荒他也肯定有足夠的糧食運送到主時間線去變成錢。
但就像一個人看故事玩遊戲,都希望有一個好的結局。周宇也一樣,他不可能奮鬥打拚了幾年,登上皇位後突然就無所謂了。
因此他一邊派騎兵和輜重北上,配合駿騎軍開始對草原其他部落發動“武力勸降”,一邊開始在興漢所有的省份開始建立統治用的通訊係統,直達每個縣。
每個縣的知縣都可以直接接收到周宇的命令。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會是中央通訊處的專人和他們聯係,所有指令、消息往來都必須做書麵記錄,等到一年結束,或者出現問題時以待核查。
除此之外,所有鄉村裡都將建立最少一個村鋪,由延壽教負責建設村鋪,開展物流。
村鋪將作為平抑物價,避免商人囤積居奇的重要社會組成部分。它兼顧了買賣,作為中間商他們的價格絕對不會是最優惠的,但對鄉村民眾來說肯定是交易最方便最公平的。
隻要有村鋪存在並進行運營,買糧賣糧的時候農民就不會受到地主太誇張的盤剝,不會遭遇到豐收時太狠的壓價和歉收時糧價飆升的剝削。
同時村鋪裡鹽的銷售也會讓官鹽價格高質量差,販賣私鹽獲利巨大,私鹽販子成為社會問題的現象得到解決。
從村鋪裡獲得的鄉村資源,可以提供給城鎮裡的延壽教教徒,也可以賣給今後大明朝廷公立的各種設施使用。
它未來還會賣化肥、種子、牲畜和農具,還可以提供打井、修路、運貨等雇傭服務。
它不可能完美,但絕對是一個當前社會體係下巨大的進步。地主階級會討厭它,可是它既然背靠延壽教,就注定了它絕不是軟弱的,地主敢碰它,那麼他們就會被延壽教最大的靠山——大明皇帝陛下的鐵拳教訓。
這會抑製地主從農民身上搜刮的速度,沒有了積攢田地獲得的暴利,讓土地兼並變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以前當地主隻要兼並土地,幾年時間兼並土地的成本就收回來了。今後兼並土地,絕對會讓地主發現幾十年風調雨順才能把成本收回來。
這樣會逼迫他們跳出千百年的舒適圈,逼迫他們變身成為工廠主、商人。
因為周宇會開拓草原,讓胡人養綿羊售賣羊毛,同時對外國開展陸地和海洋的商貿,因此廉價的紡織品將會隨著明人的經商步伐衝擊外國市場,掠奪原材料和人力。
同時周宇會在大明出售紡織機但暫不推廣紡織機的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了資本原始積累過程中所需要的勞動力。並且進行監督,讓工廠主剝削工人剩餘價值的時候更平和,讓工人有最低工資,工作安全有一定的保障同時,商人、企業主還有足夠的利潤擴大再生產。
在周宇的操作下,資本主義開端的“羊吃人”運動,會過渡的更平和。社會矛盾也會在對外的商業擴張中獲得緩解。
而商業擴張隻是其次,大明是個大國,也是個人口大國。有了高產作物的情況下,隻要放開了生,幾十年內就能把人口撐起來,上百年人口就要爆掉。
商業擴張和人口數量可以讓大明人主動散播到世界各地,在各個沒有開發的大陸進行殖民擴張,最終大明後裔將開啟大航海時代,占領未開化地區的同時打斷其他地區未萌芽的大航海時代,阻斷他們對外擴張的時間點。
就算將來周宇離開這個時間線之後,最終大明由於帝國太龐大因為各種原因自己崩了。那麼散落到全世界的明人就算紛紛獨立也將是全世界最強力的,數量最多的人種。
到時候語言、風俗、藝術、曆法、各種標準等,都因為明人的人口和占據國土麵積的龐大,明人標準將成為全世界的主流,無形的影響力是絕對碾壓性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