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出使高麗_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99章 出使高麗(1 / 1)

興漢一些實在不能任實際事務的老式官員們,周宇也找到了他們可以發揮能力的地方——編纂教材和辦報紙。

印刷術帶來的改變就長期來看,就像一個國家的科學研究人員翻百倍千倍那麼誇張。

沒有印刷術的時候,從知識口口相傳,到竹簡記錄再到造紙記錄,這中間知識傳播速度和規模的提升是十分緩慢的。

沒有輕便的竹簡和發展出來的造紙術,難以想象一直把知識記錄在沉重的玄武岩上或者龜殼上,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讓知識更大規模地傳播。黑暗和愚昧又要籠罩在人們頭頂上多久。

因此周宇之前根本沒有猶豫就先提前幫延壽教點亮了印刷術的科技。有了現成的簡單的活字印刷機,工人們照葫蘆畫瓢去模仿也能製作出新的活字印刷機。

從無到有很難,從有到會卻簡單了不知多少倍。

現在大明最起碼是有活字印刷機的狀態,連活字的字體都給你弄好了,逼你用這種“規範”的字體。文人們覺得不認同,硬要寫一些艱澀的字來印刷。對不起印刷不出來,願意的話我給您留個空白,您一本本手寫上去吧。

隻要時間久了,報紙書籍都是用這種字體當做正體,連發音都給你強製規定下來。幾十年過去,老學究們去世了之後,由新書籍教出來的學生們長大了,就全是統一的書寫規範和發音。

編纂教材和辦報紙的過程中,也能逼得這些文人們儘量把字給弄通俗簡單些,否則印刷不出來,你寫的再好也白搭。

明明白白地告訴這些文人:環境適應不了你,你最好還是改變吧。否則就隻能看著彆人出書,上報紙揚名,自己隻能酸溜溜地說幾句酸話,卻什麼都做不了。

因為隻有大明朝廷有印刷機,所以編纂教材和辦報紙的事自然也成了官辦。

印刷能力有限,教材印刷優先,所以剩下的印刷能力要分配到報紙上就不多了。

這讓周宇隻是讓報紙國營之外,沒有禁止辦幾份報紙,辦什麼報紙。但是如果辦得太多,製個版花費一堆錢一堆時間,結果沒印幾張不說,還賣不出去那這份報印不了幾期就要沒掉。

這些願意編纂報紙的文人也是愛惜羽毛的,他們不會在上麵寫通俗小說,發表淫詞豔曲,那在這個年代和社死沒有什麼兩樣,總編也不會讓這種內容過審。

周宇要的就是讓他們自己去試錯,看看你們自以為的好,是不是能得到多數人的認同,還是曲高和寡,隻能在小圈子裡求一求認同,一群人抱團取暖互相安慰都是外麵的人不理解我們。

總有人會找到那個“平衡點”,做出有內容有市場,有人願意訂閱的報紙。

這種地方周宇沒辦法投入精力,他隻能這樣“培養”,希望能冒出來合用的人才,再委以重任。

編纂教材本來不算個難事,興漢往前算上千年就有基礎教育教材了,一直流傳到現在。如果隻是把它們印刷出來,其實也能教。

但周宇要求的是快速掃盲,所以教材要有所取舍,把日常的最常用字納入教材,讓可能是大齡的學生能更快地學到東西,不能像過去教兒童那樣慢慢來。

同時也要有算術的內容,引入簡化數字,學習基本的加減和背誦乘法口訣。

隻要學過教材的人會寫會認幾百個常用字,再通過算術考試,就算掃盲成功。

再往後的深入學習,其他的教材另說。

在知道了皇上定下了給天下一半人掃盲的“雄心”之後,這些文人們也是覺得有了一種使命感,對這件事十分上心。不說是為了皇帝的高看一眼,還是名留青史的名聲誘惑,至少他們是真的願意下功夫去爭吵和妥協,願意全身心投入,想把教材弄出來。

從厚到薄,從繁複到精簡,掃盲教材越變越精煉。

就連被剔除出掃盲教材的部分,也能編纂出下一階段的進階學習教材。

在周宇梳理大明官僚體係和各項重要政務的同時,大明的使者也四處出發,向周邊各國通報了興漢改朝換代為大明的消息。

同時邀請各國派出使者前往大明參加京城的新年禮儀。

其實就是讓各國派人去覲見新皇帝,知道你們的新爸爸長什麼樣,現在認識爸爸了今後可不要叫錯了名字,否則打一頓。

高麗、倭國、安南等地雖然遙遠,但是冕州靠海,周宇直接遠程通知在冕州的使者上船出海,用尋寶船的高速航行,可比走陸路要輕鬆得多。

高麗王國的高層政治鬥爭還在繼續,連耽羅島被延壽教占了的事也根本顧不上。打不過嘛,之前出戰的海船都被延壽教的箭鷗型尋寶船上的船弩乾掉了。

後麵又有派軍隊上島,可是兩下就全軍覆沒了,所有的投入都像是石沉大海一個波浪都沒翻湧起來,那分裂中的高麗高層哪裡還會願意繼續投入。

結果他們正沉浸於內鬥的時候,有人來報,海邊來了個大明使者。

看著來報的下人一頭是汗,臉上儘是慌亂的表情。高麗的樸永川覺得很奇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逆位迷宮 我的劍術沒有上限 上界帝子你敢甩,我娶女帝你哭什麼? 法舟 我是高中生,不是黑道王 四合院:畢業進一機部,眾禽羨慕哭了 綜影視:東華帝君家的小石頭 黑神話:三國 穿越之天師修仙不努力 上門通下水道,被大學校花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