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對付地主的手段_穿越種田從成立教派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11章 對付地主的手段(1 / 1)

除了新型海船,大明也開始派人勘察和準備興修水利。

隻要各地修好良好的水利工程,不論防災還是灌溉,都可以給地方帶來安寧和富裕幾百年。

另外就是道路,道路修建和維護也將由國營的工程隊承建。大家必須用同樣的規格來建造,剩下的就是內部的優勝劣汰和工程隊之間的相互競爭。

周宇是不會把重要的公共設施建設交給私企的。私企私人隻會以利潤為導向,如果沒有利潤就不做,利潤微薄也會用犧牲質量的方式壓低成本來掙錢。私企建造影響最大的則是耐用性,為了接新訂單,他們會在公共設施的耐用性上搞小動作,讓這東西快點壞,壞了就有新訂單去建新的了。

除此之外規格也是一個大問題。私企泛濫的話,各處建設規格不統一,今後出問題了,私企倒閉了,規格都搞不清楚,到時候難道把東西刨掉再建一遍?

國營的工程隊或者廠子,因為目標是完成朝廷給的任務,然後賺工資和獎金,他們的目標不是追求利潤,所以質量上有保障的底線要高得多。

哪怕這裡修個東西建個東西沒利潤,可是放到全國一盤棋或者更大的區域來看,可能是保障兩個地區的發展或者抵禦災害的。更甚至可能就是用於更好地維護某地統治的。

不能什麼都拿短期的利潤算。

不論是加快了某些區域的發展速度獲得更多稅收,抵禦了多次災害減少了損失和救災支出,還是某地大明的統治度上去避免了內亂,將可能的軍費支出消除,都是短期利潤永遠無法顧及的東西。

如果是幾年換一次的皇帝,幾年就換一次的首輔宰相,為了自己的政績去追求短期利益,長期下來整個國家都不會有什麼大工程大發展。除非他們願意“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將自己的政績被後任或者後幾任全領走。

遠見對一國領袖來說太重要了。

興漢的劉承曜、北原的兀裡烈都沒有什麼遠見。

兀裡烈要是做好了對付興漢堡壘的準備再開戰,那麼說不定現在坐江山的就不會是周宇而是他。

劉承曜要是咬牙收集、購買馬匹建設馬場,撐五年下去馬場規模足夠大,那他起碼有騎兵可以反製胡騎。隻要有一支騎兵在旁邊遮護,胡騎對付興漢步兵的時候就沒辦法占據全部主動。

興漢和北原的戰事會完全不同。

他們都急急忙忙地盯著短期利弊,一個急匆匆地開戰,一個修修補補拆東牆補西牆,都沒有這場戰事會綿延八年的遠見。都想著隻要再撐過去一年就行了,對方肯定要支持不住了。

結果就是他們一起當了大明的俘虜,在大明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教育也是遠見的一種。

如果不普及教育,那些平民中的天才很難冒頭,一切知識又被富人、地主官僚階級壟斷,最後不論怎麼科舉,他們都能在官場上再次布滿他們的人。

想要打破知識壟斷、權力壟斷,那就得至少執行掃盲,然後那些平民中的天才擁有了自學能力,有能力自然就會冒頭,會被周宇看到並提拔。

他們從底層崛起,親身體驗過民間的疾苦,那麼他們製定的政策就不會完全脫離實際,或者把平民百姓排除在外,而是更實際更好執行,更受歡迎的。

再怎麼被官僚地主階級拉攏,人才也會源源不斷冒出來,他們根本拉攏不完。全拉攏的話他們得出讓大量原本是他們的利益。而這種事是不可能發生的,地主官僚階級把他們自己的利益當命根子。

周宇先培養第一批掃盲老師,這些人大多都是在延壽教裡做過延壽教教徒掃盲工作的書生。

他們需要轉換思想,從以前一心想要科舉當官的想法中跳脫出來。現在已經不是興漢了,是大明朝了。如果還抱著過去那幾本書幾本經典來等著科舉考試,那他們活該被淘汰。

周宇為了讓他們認真當老師進行掃盲,給了他們一條從掃盲老師層層進步的“官路”,反正得給他們一個上升通道。

對於年輕些的老師來說這個上升通道不算什麼,他們更願意“一朝得中”,而不是在老師的崗位上熬資曆。

可對於年紀比較大,學了半生各種興漢的考試書籍,現在換了個朝廷,連新科舉考什麼都模模糊糊的,已經沒有什麼科舉機會的他們來說,卻是一條可以為之努力的通道。

當老師教學生嘛,又不是把他們教到能考上秀才的程度,隻要掃盲就行,他們還是很願意一邊工作一邊“攢資曆”的。

隻要能力行運氣好,他們也覺得自己能在這條“教育通道”上一步步升官,今後要是得了品級,當上了真正的官員,也不這一輩子來世上走一遭。

同時為了擴大掃盲教師的數量,周宇設立了實習教師製度,讓這些“老掃盲教師”可以點名年紀比較大,口齒清晰的學生跟著他們學習,將他們培養成合格的掃盲教師就算是加了一份功績。

這些功績是可以在“教育係統”的官路升遷中加分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夫人變成了家族繼承人 絕嗣王爺狂貼貼,鹹魚王妃三胎了 直播修仙,我在萬界補天道 我在異界締造核平文明 重生白龍:從撿到銀龍幼崽開始 我的技能欄裡全是怪物招 在梁祝世界攻略馬文才 抗戰:爆兵打的鬼子說這仗沒法打 從羊皮紙開始 撿漏,攤牌了,我有透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