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播結束之後,京城裡發生了一件大事。
其實就是有人想要“造反”,想要營救興漢皇帝劉承曜。在這些人看來,劉承曜還活著,那就意味著興漢還沒輸徹底。
既然大明的新君膽敢不殺劉承曜留著“折辱”他,那就彆怪大家去救他然後打著劉承曜的旗號複國了!
可是他們意外順利地摸到了劉承曜居住的地方,想要把已經比過去胖了20斤的劉承曜帶走時,這位前皇帝動心了一下,卻忽然誓死不從,不顧對方的勸說,就是不離開。
這些想要“複國”的人士都傻了,自己這都趕過來救了,怎麼變成這位不樂意了呀?也不是帶他殺出去那麼危險,而是喬裝打扮偷偷離開,安全性有保證的。
但劉承曜哪裡會相信周宇對自己的防範這麼輕,會有這麼一批人直接就混進來要帶著他“複國”。他心動了一下就迅速變得多疑了起來,畢竟是當過皇帝的。
這不會是周宇給自己下的套吧?故意派了群假的過來要帶自己逃,自己要是真的傻乎乎的跟著跑了,半路殺出一隊人來,把所有人都宰了,那豈不是找到理由把自己殺了,絕了後患了麼?
皇宮被攻入,滅國的那一刻都沒死成,現在他哪裡會想著死呢?
當時死掉的話,還會有許多興漢的舊人心心念念,覺得他劉承曜“殉國”了。現在死在逃跑的路上,就如同一隻鼠輩,難看,太難看了。
所以劉承曜拒絕了跟他們離開,對方越勸他的心越堅決。因為時間拖的太久了,看守他的人怎麼可能還沒反應過來,這不明顯是個圈套嘛!
的確如此。劉承曜的看守哪裡會這麼鬆,隨隨便便就被人摸進來呢?
這些“複國者”還是因為沒有拿武器才被“準許進入”的,如果他們拿著武器,大明一方還要擔心他們一刀乾掉劉承曜呢。畢竟誰也不知道他們背後的人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一個皇子,就等著劉承曜死了“登基”呢。
這些人選擇的“漏洞”其實一直都是大明一方故意安排的陷阱。有漏洞來釣魚,是比密不透風強的。因為外界的人很難分辨究竟他們找到的“看守漏洞”是不是真的漏洞。
這就和你偷到一座房子的鑰匙,結果這把鑰匙能打開這座房子通往外界的所有的門,但隻有一道門是真的,其餘的門都是陷阱。
這種防護比你偷到一把看守嚴密的鑰匙,去試所有的門,能打開的那道門就是正確的入口要更可怕。因為你就算很小心,試了幾道門發現都能打開之後,就算沒中陷阱也會懷疑這鑰匙是假的,下次再偷鑰匙的時候都會疑神疑鬼。
這些“複國者”就是發現了一個看守的“漏洞”,然後興衝衝地就乾了,結果就是真的被“一網成擒”。
大明的人沒有立刻動手,而是存了用這一次的事件來“試一試”劉承曜的想法,最終發現劉承曜還挺聰明的,居然知道不對勁沒有跟那些人走。
劉承曜在發現這些人真的被捉了之後反而鬆了一口氣。那副放心了的樣子把這些“複國者”看破防了,破口大罵劉承曜。
“無能昏君!枉費我等一腔熱血,還想要為你複國,呸,現在看來真是我瞎了眼啊!”
“陛下何故如此,何至於此啊~~~~”
“狗皇帝,你可害苦我了!我就不該貪這幾百兩的銀子,唉!完啦完啦……”
劉承曜被罵的臉色有些難看,最後乾脆直接說:“興漢已亡,我已不是名皇帝,你們為何以一己之私逼迫於我吔?”
“我隻有活著才不會有人敢立個新皇帝造反,天下才能安寧。為了百姓,我也不會跟你們去的。”
這些話半真半假,有一部分是說給在場的大明的人聽的。但他心灰意冷的那部分確實是真的,他真的無法想象真的逃走後,麵對他的是艱辛還是痛苦。或者兩者都會有吧。
如今大明已領天下,自己難道逃出去之後把什麼事都委托給下麵熱衷複國的人,然後自己日日飲酒享樂?若是日日勤勉還複不了國,隻能被打的像老鼠一樣到處藏,那還不如在這裡過日子輕鬆。起碼不用提心吊膽被人抓起來砍了腦袋。
劉承曜有人“營救”的事情很快就登上了《大明周報》,變成了閒聞趣事一般記載,被百姓口口相傳之後,當初那個大家想象中的興漢皇帝身影就慢慢變模糊了。
一些原本的興漢“老頑固”們,在看到這個新聞報道之後,也是沉默不語。對於興漢複國這種事就很少提起了。
經過調查,這些“複國者”其實不是什麼野心家,他們隻是受到一些興漢皇室相關的貴戚煽動和收買,才冒險做出這件事的。
這些貴戚在興漢亡了,天下被大明掌控之後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特彆是他們不少人過去是和皇帝一家綁定的富貴,靠著管理皇莊和打理皇家相關的產業獲得收入,又富貴又輕鬆。
興漢亡了之後,這些皇家產業當然都被周宇收走,他們這些貴戚自然也不可能在管理崗位上繼續待下去,紛紛“下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