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算力概念股持續拉升,寒武紀漲超15,市值重回1000億元,景嘉微、紫光股份漲超9,亞康股份、海光信息、龍芯中科等跟漲。
13:19氟化工板塊走低,巨化股份午後一度觸及跌停,現跌超6,三美股份跌超6,興發集團、新洋豐、金石資源等跟跌。
13:24pb概念股延續強勢,則成電子漲超15,勝宏科技漲超7續創曆史新高,威貿電子、博敏電子、奕東電子、雅葆軒等跟漲。
13:26銀行股持續走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集體下行轉跌,四大行早盤高開後曾一度刷新新高。
13:32創業板指漲幅擴大至1,上證指數跌0.19,深證成指漲0.51。算力、光伏板塊午後發力,網約車、消費電子、貴金屬等板塊漲幅居前,市場上漲個股近1900隻。
13:47寒武紀短線拉升觸及漲停,股價創年內新高,成交額超33億元。
13:47三大指數集體翻紅,上漲個股超2600隻,消費電子、貴金屬、網約車、半導體板塊漲幅居前。
13:56據同花順iFD數據,截至目前,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5000億元,較上日放量268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2163億元,深市成交額2836億元。
消息麵:
1、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如果美聯儲等到通脹率達到2再進行降息,那就會等得太久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過去幾年經濟表現出色;預計今年經濟增長將放緩,通脹將繼續取得進展;最近三份通脹數據確實提振了信心;將根據不斷變化的數據和前景做出決策;美聯儲的決定不會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如果美聯儲等到通脹率達到2再進行降息,那就會等得太久。
2、上海預計最快一周內麵向市民啟動無人駕駛汽車公測全程免費
7月4日,上海正式發布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許可,至今已有約半個月,期間各家智駕企業主要都在聚焦測試前期的準備工作與微調,預計最快將在未來一周內啟動麵向普通市民的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實地測試,測試期間全程免費。
3、陽光電源與沙特ALGIHAZ成功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
4、多隻滬深300ETF成交額放量
多隻滬深300ETF成交額放量,滬深300ETF華夏成交額超20億元,滬深300ETF成交額近30億元,滬深300ETF易方達成交額近24億元,滬深300ETF成交額近17億元。
5、華泰柏瑞基金:旗下沙特ETF出現較大幅度溢價,提示交易價格溢價風險
華泰柏瑞基金公告,旗下沙特ETF出現較大幅度溢價,提示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6、陽光電源回應簽約全球最大儲能項目:未達到重大合同標準,具體金額是商業秘密
以上就是今天的盤麵異動數據回顧和消息麵,今天難得的紅盤報收,米雲今天應該不虧錢了,還跑贏了大盤指數,可惜本月還是沒有擺脫虧錢的命運,沒有中大陽線出來,本月離扭虧為盈就會差那麼一點點的距離,看似很近,又很難觸摸,市場一天不企穩,散戶很難回血和賺錢,看下機構觀近期的觀點。
中信建投:7月股價受中報業績影響較大,紅利板塊的配置思路進一步聚焦業績穩定,盈利呈現負增長的板塊如煤炭出現顯著調整。總體來看,我們認為內需基本麵修複仍需耐心,外需有邊際放緩跡象,市場大的機會仍需等待,下一階段需要關注聯儲降息預期下,人民幣彙率能否企穩回升以及中國的貨幣財政政策是否出現顯著加碼。重點關注:黃金、電力、電信運營商、銀行,蘋果產業鏈,華為汽車,智能駕駛等。
中金公司:美國6月CPI進一步走弱,疊加鮑威爾的“鴿派”發言,打開了美聯儲降息的“大門”,市場對9月份的降息預期也升至90,使得降息成為“大概率事件”。對於本輪降息交易,中金公司提示需要適度提前半步,1初期單純或更多受益於分母邏輯的資產彈性更大典型如美債、黃金、小盤成長、港股市場部分成長股,但可能在降息兌現後就逐步結束,尤其是沒有基本麵支撐的話無法持續很遠,2後期應該逐步轉向降息可以改善分子基本麵的資產典型如美股後周期、龍頭科技股、銅、或受益於國內降息的板塊等。
板塊配置上,短期降息交易下可以關注流動性受益資產,曆史經驗顯示港股好於A股,半導體、汽車含新能源行業、媒體娛樂、軟件、生物科技等成長板塊可能有更高彈性,相反高分紅可能階段跑輸。
中信建投:自2021年TeaAIDay上首次亮相以來,特斯拉Opi人形機器人已取得顯著進展。性能層麵:截至2024年5月,OpiGen2展示出約0.6的行走速度,全身減重10g以上,且行走速度提升超過30。機器人的自由度增加,平衡能力、全身控製及手指靈活度均顯著提高。
應用層麵:最新迭代中,Opi利用端神經網絡執行基本工廠任務,包括電池單體分類和電動工具使用,突顯了其在精密操作和自主工作能力方麵的技術突破。國內廠商方麵,宇樹、傅裡葉、智元遠征、小米、追覓科技等國內廠商已陸續推出人形機器人產品。中信建投建議,未來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有望充分利用汽車產業鏈優勢,實現品類拓展,競爭力外溢。
中信建投:7月中旬密集披露的中報預告顯示A股盈利周期仍處於磨底狀態,預告盈利較好的企業集中在兩個方向,一是部分價格有支撐的上遊資源品,例如有色、電力,二是出口導向、供給格局較好的製造業,典型代表有電子、汽車;中報預告較差的企業集中在地產鏈和競爭加劇的製造業,需注意部分行業“首虧”利潤規模占虧損總額比例較大。
展望未來,預計內需消費、供需格局較好的製造業、科技、醫藥會成為結構亮點,但A股整體盈利仍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工業正逐漸替代金融地產成為新的利潤增量來源,這也導致A股盈利周期和PPI周期高度一致,且短期財報指標的波動性明顯降低。從社融指標對PMI、PPI的前瞻指引以及Wd一致預測淨利潤的變化趨勢來看,預計短期A股仍將處於磨底狀態,未來需靜待價格信號的企穩回升。
國金證券:結合醫保結算周期、政策麵預期的改善和業績麵的恢複表現,考慮到機構醫藥持倉處於低位,醫藥板塊Q3將迎來改善行情,同時醫藥板塊整體超過3年的長期調整也有望反轉。對醫藥企業Q2業績,整體保持合理謹慎的預期;對Q3和下半年的整體增長預期則可以樂觀起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