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的是明朝的開國大將俞通海這個人物。
程行看完這篇文言文後,便開始繼續做了起來。
在程行前世讀過的史書中,以明代史是最多的,可能是因為當年跟很多人一樣,受到《明朝那些事》的影響吧,程行很喜歡明史。
古代詩歌閱讀的第二小題,是秦觀的《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縈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隻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程行一題題的做了下來。
第三題,是程行最為喜歡的古詩詞默寫。
程行做語文試卷,最喜歡做的兩道題,一是作文,二就是古詩詞默寫。
第一題是莊子在《逍遙遊》中,用了哪兩句,以水與舟為喻來寫大鵬南飛要有所憑借。第二題是劉禹錫在《陋室銘》中,以哪兩句來借指自己的陋室,抒發自己仰慕前賢,安貧樂道的情懷。第三題是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古代聖人什麼尚且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什麼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這些題都很容易,程行都很快速的就寫了出來。
如今這張高考的徽州語文卷,在程行眼裡有些太過簡單了。
程行接下來一路過關斬將,很快就來到了最後的作文。
作文是以“時間在流逝”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立意自定,題材自擬,題材不限,除詩歌外。
程行在看到這作文的題目時愣了片刻。
他想到了自己前世少年時高考時寫過的那篇文章。
那時的程行,還沒有重生,真正的年齡就隻有十七八歲,對於時間這個概念理解的還不夠深,因此程行前世那篇作文獲得的分數並沒有很高。
但這一世,經過前世的種種,又經曆過了重生,他對於時間,自然又有了另外一番理解,程行寫下這篇名為《拾年》的標題。
拾年,不是十年。
拾年,是把曾經丟棄的年華,重新一點點的拾起來。
程行這篇作文的開頭,就是如果給你一次重新回到少年的機會,你會怎麼把那些年曾隨意丟棄的年華,好好的拾起來?
程行一點點的寫了起來。
寫完後,距離交卷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
程行依舊沒有檢查,任性的將這張2011年的徽州語文高考卷給交了上去。
等整場語文考試徹底結束後,程行走出了考場。
這次天氣預報很準時,外麵已經落了雨。
不算大,但也不算是小,是個中雨。
從二中的站台到四中坐公交車需要半個小時,但這並不包括去站台,跟等公交車的時間,再加上到了四中的站台,再趕去四中的話,這所有加在一起,得一個小時時間。
從四中的公交站台下來之後,還得走將近一公裡,才能到四中校門口呢。
這麼長的時間,程行是不可能讓她等那麼久的。
於是出了校門後,他便直接叫了一輛出租車。
“師傅,四中。”程行道。
“好哩。”司機點了點頭,啟動了車子,向著安城四中而去。
在安城的九所高中裡,一中是排在第一的中學,而四中就是排在第二的。
如果沒有前年的薑鹿溪,沒有去年的程行跟薑鹿溪,現在四中的成績說不定已經超過了一中,因為在前幾年,四中的成績是要比一中的好的,所以已經有了穩穩趕超一中的苗頭。
但在薑鹿溪跟程行突然在作文跟數學這兩大科上在七省一市這樣大規模的競賽中獲得了第一之後,四中再想超越一中,就徹底沒了機會。
哪怕日後程行跟薑鹿溪從一中畢業,哪怕以後一中在頂尖的尖子生中再比不過四中,但是隻要程行跟薑鹿溪的影響在,四中就依舊無法跟一中去比。
隻要程行跟薑鹿溪在,他們在一中創造的史無前例的影響就會在。
就憑現在安城一中出現了個登頂全國暢銷書將近半年時間,有很大希望能拿下2011年中國圖書市場銷冠的程行,彆說四中,就算是整個徽州的所有高中,也難於在此時比安城一中更加耀眼。
到了四中後,程行給了司機車費,然後下了車。
四中曾經程行是來過的。
其實安城所有的高中,他都有去過。
薑鹿溪不論是站在哪裡,都沒有任何人能掩蓋她的光芒。
即便她依舊是一身簡單且樸素的粉色襯衫加牛仔褲和白色單鞋的裝扮。
她站在校門口躲雨,光是程行打著傘走來的這一路上,就已經看到了好幾個男生向其搭訕。
她雖然在四中的校門口停留的時間不長,但注定會讓所有從她身邊經過的男生去記一輩子,薑鹿溪就有這個魅力。
生為明月流星,本就如此。
“這位同學,請問你需要打傘嗎?我這裡有傘,一起走嗎?”有位男生走過來問道。
“不用了。”薑鹿溪搖了搖頭,然後清冷的拒絕道。
對於外人,她一直都是這般清清冷冷的性格。
更何況,薑鹿溪已經些被問的有些不耐煩了。
如果不是程行要她在校門口等著,薑鹿溪是實在不願意站在這裡的。
因為這裡經過的學生太多,很多人都會過來問她一下需不需要打傘。
薑鹿溪本就是一個不太喜歡與人說話的性子。
對待陌生人,就更是如此了。
“你好,請問你需要打傘嗎?”就在此時,有個聲音笑著問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