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不假思索的回答“我們不能把話說的太絕對,平心而論,曹先生的話確實有它一定的道理,漲薪確實要考量各方麵利弊。
他說的其實也沒錯,工資可以加,但要考慮到其他企業能不能承受,不能強行帶頭拉升工資。
如果其他企業本身利很薄,因為個彆企業給的工資很高,那利薄的企業為了招到人也隻能跟著把工資上抬,最後就是虧本經營。
在一個企業未找到節省成本,提升利潤的前提下,被倒逼著漲薪最後結局就是倒閉,要知道全國這類企業不少。
尤其是製造業,全民炒房的時代,製造業在夾縫中生產,能活著的都不容易,如果都因成本過高倒閉了!
那得有成千上萬的人失業,最後這些失業人員怎麼安排,彆說一個特斯拉,10個特斯拉也未必吃得下呀!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曹先生的觀點確實存在瑕疵,麵對這樣的問題其實簡單回答就好,不需要拐彎抹角說那麼多,言多必失。
一個人一種看法,被人誤解也很正常,我了解過曹先生的企業,他給員工們的福利待遇還是可以的,至少處於行業平均水平。
現如今網絡上為了博取流量特意造謠帶節奏的人士很多,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故意製造矛盾,引起網友們的關注,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總有一天,這些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當然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不是自身有問題,也不會給彆人可乘之機被人抓住把柄大肆炒作。”
這次節目錄製,柳月霞詢問了很多問題,從教育到企業再到國內外經濟,楊天總能以高維度的思維闡述自己的見解,讓大家大開眼界,解開了不少心頭的困惑。
上午的第二和第三節課之間是課間操時間,大約有二十分鐘,學校廣播裡響起朝氣蓬勃的歌聲,畢娟急忙拿出無人機從上而下拍攝了一些素材,等後麵剪輯合成節目的時候用。
提問進行得差不多了,小胡子關掉攝像機,大家站在落地窗前靜靜的觀看學生們做早操。
學校圍牆外麵,有不少村民前來圍觀,還有遊客拿出手機拍攝錄像,有的還會發布到網上去,也算是一種宣傳。
“我聽說,這些孩子裡麵,有很多從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其中還有的八九歲還沒上過一天學,念過一天書!”
“能夠在村子裡搞起來這麼一所規模不小的學校,確實非常很了不起,我想,等這些孩子將來畢業後,一定會非常感謝楊先生您的。”
“他們能健康成長就好,等他們將來畢業後,有興趣的話可以到楊氏集團和龍織工作,如果有其他出路,想另謀高就更好。”
何嵩看著操場上一張張稚嫩的麵孔,衷心希望楊天的學校能夠辦好,企業蒸蒸日上,這些孩子以後才能有一個不錯的未來。
事實上,學校和企業結合這樣的模式並不新鮮,大國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早些年,職業技術學校就是打著包分配模式教學,不可否認政策初衷是好的,可惜在執行的時候被人弄得烏煙瘴氣。
包分配一說現在也還存在,但是已經淪為了笑柄和悲哀,所謂的包分配就是把學校強製把孩子們分配到各種工廠,做著正式員工的活,拿著微薄的工資,剩下的則被學校克扣瓜分,讓學生們淪為被壓榨剝削的工具。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事到如今,這樣的例子依舊普遍存在。
龍織集團涉及的領域極廣,雖然也有一線工廠,但在楊天的影響下,每個員工都能得到和付出成正比的薪資待遇。
有條件的可以不斷探索學習,從一線員工升級為工程師,退休過後也有保障,就連家人都能享受到高額補貼的醫療,員工生活有保證,未來有醫靠,福利待遇向外資靠攏。
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楊天正在朝這方麵努力,如果真的可以成功,那麼對於國內工薪階層是一場曆史的改革。
有一家企業這麼做,就會有第二家效仿,隻要經濟一恢複,這種情況會慢慢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