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過了年初五,該走的親戚差不多都走完了。
大河村今年尤其熱鬨,他們村子今年的發展有目共睹。
有不少人想要把自家閨女嫁過來呢,還有男娃想娶大河村的閨女。
媒婆一個接一個的往村子裡麵跑,恨不得把村頭的狗都拉過來,許個媳婦。
京市那邊離不開人,鄭祥仔仔細細地交代了一番,便帶著張秘書他們回了京市。
留下趙一昇和朱文華兩個人。
一個負責照看朱秀麗,另一個則是來到了大河村。
陸之野在此之前,去了一趟縣醫院,又把大山嬸子接下來一個星期的工資結了一下。
大山嬸子死活不願意要,她不斷地推卻:“這位同誌,現在有這層特殊關係在這裡擺著,我咋也不能再要你的錢了。
之前趙同誌給我們家留了不少錢,大隊裡麵也都把錢還給我們了。
於情於理,我都該幫著照顧。
鄭老也說了,回到京市以後,會幫俺們家留意這方麵的專家,看能不能把俺家男人治好。”
女人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本來生活已經走到了絕望之處,誰能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到先前大隊裡那些人,不得不強顏歡笑的表情,大山嬸子歎了一口氣。
人啊,總是貪心的,想當初她對大隊裡掏出一部分錢,幫著自家男人治病是感激的。
可後來才明白,那些錢,就是屬於他們家。
趙一昇也給她普及了一些知識:修河壩這是由公社那邊組織的,在此過程中出了事情,都屬於工傷。
無論是公社還是大隊,都會給一定的補助。
這個補助會根據壯勞力的年齡,家庭情況等評估。
根據趙一昇的算法,最起碼能夠拿到有300塊錢的補貼。
這都是他們這些貧困老百姓不知道的事情,當時整個走廊裡圍了不少人。
通過趙一昇的科普,不少老實巴交的農民,也都紛紛找上了公社,想要拿回自己的利益。
再加上縣委那邊一直盯著鄭祥這邊的動作,特地派出人來調查這件事情。
這一查不得了,有些人因為修堤壩出了事,大隊和公社照常往上申請賠償。
可結果呢?在層層克扣下,到了村民手裡,基本連50塊錢都沒有。
縣領導們大怒,為此把這些人單獨拉出來批評教育。
大山嬸子村的大隊長和支書,急得火燒眉毛,自顧不暇,自然也沒辦法去管大山嬸子他們了。
相信經此一事以後,他們也不敢輕易因為此事找大山嬸子的麻煩。
陸之野臨走前,直接把趙一昇帶回了村子。
趙一昇看著矮矮的一處院子,哪怕是做足了心理準備,還是有一些害怕。
他深吸了一口氣,邁開大步,走了進去。
裡麵的赤腳大夫好似已經等了很久了,看到他過來,笑著拍了拍旁邊的凳子:“坐吧,我這邊的東西,都已經準備好了。”
趙一昇乾笑一聲,把自己身後的包裹拿了出來:“這是您需要的藥材,我們都已經找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