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的時候陳晉就起床了,斯特娜還在夢鄉之中。
離開了布拉格之後,斯特娜狂野的本性更加明顯了,昨天晚上拉著陳晉鍛煉了兩個多小時,直到筋疲力儘才罷休。
陳晉洗漱之後來到酒店樓下的花園鍛煉,先是站樁,這裡沒有跑步的條件,因為花園太小,他穿的也太正式,隻能用站樁的方式。
其實站樁的鍛煉效果比跑步好。
站樁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人體免疫力,還能增強力量,矯正身形。
跑步的作用則是增強心肺功能和身體協調性。
他站了十幾分鐘後,仍然氣息悠長,不像很多人幾分鐘就開始冒汗,頂級人類體質不是吹的。
沒過一會兒,一個年輕男子站在邊上,饒有興趣地看著陳晉站樁,還不時點點頭。
陳晉感覺到有人看著自己,也沒轉頭去看,而是探查了一下,是一個二十來歲的白人男子,沒有表現出敵意,他也就暫時沒管,一切等站完樁之後再說。
站樁半個小時後,陳晉收了功,正要問那白人男子,沒想到他自己走過來了。
“先生,你是華夏人吧?”
男子抱拳用德意誌語問道。
陳晉疑惑起來,這可是華夏人的專用姿勢,連倭國人、k國人都沒有學會,怎麼一個白人男子還會這個?
他也抱拳回禮:“我是華夏人,你是?”
男子大喜笑道:“沒想到你真是華夏人,哈哈,真是太有緣了,我叫鮑勃,你怎麼稱呼?”
這次他說的是漢語了,能聽得清楚,但是口音比較奇怪。
陳晉回答:“我叫陳晉,來自華夏京城,你是德意誌人吧?怎麼會說漢語,還知道華夏習俗呢?”
鮑勃笑道:“陳先生,我來自迪弗特鎮,我們那裡的人都很喜歡華夏,哈哈,我們都自稱是巴州的華夏人,每年還舉辦狂歡節呢,可惜是在每年的2月份,很有意思的,你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他這麼一說,陳晉也想起來了這個小鎮,前世在網上看到還覺得很奇怪,在華夏萬裡之外的一個地方的外國人,人種都不同,卻以華夏人自居,不僅說話、衣著、風俗習慣等都模仿華夏。
後來他查了資料,才知道確實有這麼回事。
位於德意誌南部州,隸屬艾希施泰特縣,距離慕城約150公裡,紐堡約100公裡。
據說小鎮,位於阿爾特米爾河畔,周圍環繞著青翠的丘陵和阿爾特米爾自然公園,風景如畫,適合徒步、騎行。
對於華夏人來說,最有意思的就是他們的華夏狂歡節。
華夏狂歡節始於1928年,在每年的2月舉行,持續時間一周。
傳說中世紀時迪弗特人因“逃稅”被主教戲稱為“華夏人”,逐漸演變為當地自嘲的幽默傳統。
狂歡節時,小鎮居民裝扮成華夏古代皇帝、大臣、舞龍舞獅隊,街道掛滿漢字燈籠,甚至“選帝侯”會以中文宣告節日開始。
如果是2月份,他肯定會帶著斯特娜去看一看,現在就算了,他沒有這麼多時間。
鮑勃似乎對他很有興趣,問道:“陳先生,你剛才練的是氣功?”
“你還知道氣功?”
陳晉笑著問道。
鮑勃立刻擺了個太極拳的起手式,他才知道原來是把太極拳當成練氣功了。
這兩者有區彆,但是也有很深的聯係。
太極拳和氣功在理論基礎、物質基礎和操作機理上具有統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