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對楓丹白露的唯一了解,就是前世看過的一本書《拿皇傳》,裡麵多次提到拿皇在楓丹白露宮的經曆,非常有意思。
拿皇的一生中,有四次重要事件發生在楓丹白露宮。
1803年,拿皇第一次來到了楓丹白露宮,參觀剛在此建立不久的軍事學院。
1804年,拿皇邀請教皇庇護七世前往楓丹白露宮,為年底的加冕大典做準備。
1812年,教皇庇護七世在楓丹白露宮裡“居住”了長達19個月之久,期間他隻能在弗朗索瓦一世長廊走動。
1814年,拿皇在楓丹白露宮簽署了退位詔書,並在榮譽庭院向他的近衛軍告彆,標誌著拿皇帝國的結束。
陳晉以前沒有去過楓丹白露,但是看《拿皇傳》的時候,看到這個名字就有了非常好的印象,覺得肯定是個美麗的地方。
“楓丹白露fontainebeau)”由“fontainebeeeau”演變而來,“fontainebeeeau”的法文原義為“美麗的泉水”。
“楓丹白露”這一譯名出自華夏著名文學家朱自清之手。
朱自清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翻譯風格,將法語地名“fontainebeau”譯為“楓丹白露”,這一譯名不僅音韻優美,還充滿了詩意,被譽為翻譯史上的“神來之筆”。
此外,華夏另一位著名詩人徐誌摩也曾嘗試翻譯這一地名,將其譯為“芳丹薄羅”,這一譯名更貼近法語的發音,但最終“楓丹白露”因其意境深遠而廣為流傳。
朱自清的翻譯不僅保留了原名的音韻之美,還賦予了它濃厚的文化內涵,使其成為華法文化交流中的經典之作。
此時,陳晉和斯特娜正坐在加布裡埃爾的車裡,這是一輛標致203車型。
這是一款很經典的過渡車型,用華夏人的話來說,就是從老爺車向現代車轉變的車型。
所謂老爺車,就是華夏抗戰劇、民國劇中經常出現的汽車類型,一般是漂亮國生產的小汽車。
標致203還保留著老爺車的一些特征,包括模仿漂亮國汽車的斜背流線美學。
這種老式汽車雖然乘坐體驗不怎麼樣,速度也很慢,但是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寬敞。
因為昨天下午釣魚比賽輸了,加布裡埃爾隻能帶陳晉和斯特娜去楓丹白露宮玩一下。
巴黎到楓丹白露宮的距離差不多六十公裡,行程大概一個小時。
但是上路以後,羅莎麗和斯特娜兩個人坐在後座,嘴巴就沒有停過,一直在嘰嘰喳喳地聊天。
加布裡埃爾開著車,無奈地對陳晉道:“陳先生,我是人生第一次覺得女人太吵了,耳朵都要受不了了。”
陳晉笑道:“這才兩個女人呢,你知道在我們華夏有一句俗語叫什麼嗎?”
“叫什麼?”
“一個女人等於五百隻鴨子。”
“一個女人等於五百隻鴨子?天呐,那兩個女人豈不是1000隻鴨子?”
“沒錯。”
後座上,羅莎麗低聲問道:“斯特娜,你的聲音怎麼沙啞了?”
兩個人經過昨天下午的交流,感情親近了許多,言語上也沒有這麼多客套了。
斯特娜紅著臉道:“沒什麼,喉嚨有一點不舒服。”
羅莎麗切地一聲笑道:“還想騙我?昨天晚上整層樓都能聽到你的聲音了。”
昨天晚上他們四個都住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家酒店裡,這家酒店算是火車站警察局的定點單位,局長為了不讓陳晉鬨事,給安排住在這裡,還讓加布裡埃爾和羅莎麗一起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