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巴黎街頭,倭國料理店還不是很多,不像前世的2020年代,據說有300500家倭國料理店了,可以說是遍地開花,讓人眼花繚亂。
不過這時的倭國料理店都是比較正宗的,是真的由倭國人開的,而後麵的倭國料理店,更多的是華夏人乾的。
據說華夏人開的華夏餐館開不下去的時候,就轉去做倭國料理,而他們的倭國料理店甚至比倭國人的生意還好。
在1964年的巴黎,最有名的倭國料理店叫石田居,據說老板姓石田。
他花巨資在巴黎的第十五區塞納河邊買了一塊地,花了兩年時間才蓋起一間倭國風格的房子,建築的風格都是華夏漢唐風格的,這是一千多年前倭國人從華夏學去的。
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一座四層的閣樓,因為這是郊區,周圍的房屋都很低矮,就顯得這個閣樓很高。
而在閣樓上也確實可以看到遠處塞納河兩岸的風景。
今天晚上四層樓上的房間已經被人預定了。
天快黑的時候,陳晉從一輛四鈴柯爾特600小汽車上坐下來,給他開門的是藤原紀香。
藤原紀香親自開著車,把他從華夏樓接到了這裡。
斯特娜沒有來,因為羅莎麗又來找她了,邀請她去泡溫泉。
斯特娜知道陳晉要和藤原紀香談合作,所以就跟著羅莎麗去泡溫泉了。
兩人一路聊著天,說了一些陳晉離開倭國後,倭國發生的事情。
作為一個商場女性,其實藤原紀香是不太關注江湖中的事情的,就比如陳晉和大山達倍的比武,在倭國造成了極大的轟動。
但因為倭國方麵的封鎖,對結果語焉不詳,導致倭國民眾在幾個月之後才聽說一些關於比武的事情,其中還夾雜著很多各種謠言。
等藤原紀香了解到的時候,已經是九月份了。
陳晉下車後看了一眼這石田居的建築,不禁點了點頭,很精美,很有韻味。
藤原紀香鎖好車後,來到陳晉身邊道:“陳桑,看到這些建築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陳晉點了點頭。
這樣的建築風格,在現在的華夏是很難找到了,因為唐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了,原有的建築早已消失在風雨之中,而此後華夏的建築風格已經發生了轉變。
前世各影視城的古代建築都是後來重建的。
唐朝是華夏古代國力國勢的巔峰,依靠著強大的國力,大唐傲視四方,萬邦來朝,體現在建築上就是規模宏大、屋頂坡度平緩,出簷深遠,體現了自信而張揚。
到了宋朝,因為國勢相對衰弱,對外戰爭屢戰屢敗,人的心理也由外轉內,沒這麼自信了,體現在建築上就是規模變小,屋頂坡度增大,出簷不如前代深遠,建築風格漸趨柔和,開始追求結構和裝飾的和諧。
說白了建築風格就是國家實力變化的體現。
當然,這隻是華夏的建築風格,不代表能適用其他國家。
藤原紀香接著說道:“陳桑,我們倭國的傳統建築風格學自貴國,但也不是完全照搬照抄,而是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變,在繼承貴國唐朝建築特點的基礎上,發展出獨特的風格,如歇山頂、深挑簷、架空地板等,形成了具有我們倭國特色的建築體係。”
“這方麵你們倭國人做得不錯。”
藤原紀香突然挽住他的手臂道:“陳桑,我們進去吧?”
陳晉身體一僵,不過柔軟的觸感讓他沒有拒絕,跟著藤原紀香的腳步進了閣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