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笑了笑道:“第一個要求,就是我會成了一個獎學金辦公室,專門負責跟進各大學的獎學金評選和發放。”
“可以,應該的。”
童老等人都已經習慣了陳晉的風格,知道他不相信彆人,隻相信自己,就算肯出錢,也是要親自派人監督的,所以也沒有意見。
“第二個要求,就是評選範圍不包括留學生。”
童老等人臉色一變,安如山同誌也皺起眉頭。
“陳晉,你這是為什麼?對留學生有這麼大的成見?”
穆老蹙眉問道。
和童老等人不同,他曾經去海外留學,做過留學生,而且也是享受到了一些所在國的福利,所以四位元老中,他對留學生是最有好感的。
陳晉苦笑道:“穆老,西方發達國家也有很多留學生,除了一些政策性的留學生以外,大部分留學生他們都是要收高昂的留學費用,甚至在當地已經形成了留學產業,國家外交上需要留學生,沒問題,但是我不參與,行不行?”
穆老還想爭取,童老說道:“好了,我們尊重陳晉同誌的意見吧,留學生的政策,既然陳晉同誌不想參與,也沒有關係,我們教育的主要目的,還是為華夏培養人才。”
穆老隻能歎了一口氣。
童老說道:“陳晉同誌,今天我們開會的內容,形成一份專項會議紀要,你沒意見吧?”
形成專項會議紀要?
這是要對我形成約束嗎?
陳晉笑了笑,其實他也正有此意,有了這份專項會議紀要,他也不怕教育部後麵出幺蛾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聽領導的。”
童老點了點頭。
整個會議過程,艾振峰都做了詳細的記錄,所以他立刻去起草會議紀要,幾個人留在會議室裡說話。
四位元老主要是和安如山同誌回憶以前的戰鬥歲月,從1924年開始,四位元老和安如山同誌就一起工作了,雖然他們四位不在一線戰鬥,但一直都在根據地的管理部門工作。
比如童老,他原來當過老師,還曾經是譚潤峰同誌的老師,包括許老也是,後來一直從事法製工作,是華夏建國後法製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從贛省的時候開始,他們就在後方不斷做著國家治理的工作,後來又一起爬雪山、過草地,到了延州後也是兢兢業業,可以說,他們為組織的發展壯大做出了巨大貢獻。
聽到他們講述當年艱苦戰鬥的故事,談到了那些犧牲的先烈,陳晉心裡也是一片感慨,從1927年開始的浴血奮戰,付出了太多的代價,才讓華夏得到了新生,整個過程真是太艱難了。
艾振峰的動作很快,他召集了多名秘書一起起草會議紀要,不到一個小時就弄好了,然後拿到會議室。
童老拿起筆道:“陳晉同誌,簽了字,這份專項會議紀要上的約定就不能違反了,否則我們四個老家夥沒意見,如山同誌也會有意見的。”
陳晉笑了笑,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喜歡穿越四合院之開局落戶四合院請大家收藏:()穿越四合院之開局落戶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