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前輩,我們洪拳和八極拳都是大開大合,非常剛猛,現在時間緊張,切磋的意義不大,不如等將來有機會,您帶弟子到我們龍邦自治區交流,或者我們和平了以後再來孤島的時候再切磋,我這位朋友是詠春拳弟子,詠春拳擅長近戰,貼身短打,由他和您切磋如何?”
陳晉不想自己把劉喬雲打傷了,便建議梁展和劉喬雲切磋,他說的也確實是實情,八極拳和洪拳有些相似,八極拳的特點是剛猛有力,動作簡潔明快,講究“硬打硬進”,注重爆發力和短距離內的攻擊力,洪拳的特點是大開大合,動作幅度較大,講究“硬橋硬馬”,
兩者切磋可以說是硬碰硬。
但是詠春就不一樣了。
詠春以“中線防禦”為核心,短橋窄馬,適合狹小空間如巷戰)作戰,強調技巧而非蠻力。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同時也是南方拳和北方拳的代表,切磋的意義是很大的。
劉喬雲有些失望,他其實更想和陳晉切磋,以他的眼力也能看出來,這些人當中陳晉的氣勢最強,氣血最旺盛。
也不是說梁展、郭開明、徐紅他們不強,在沒有陳晉作為參照的情況下,他們也是很強的,隻不過陳晉站在旁邊,對比就出來了。
不過梁展也不錯,能和梁展切磋,他也很開心。
張三祥道:“鄧後生,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老劉能切磋,我也想切磋,你也給我安排一場吧?”
陳晉抱拳道:“張前輩言重了,不如我這位朋友和您切磋如何?”
他指著郭開明道。
郭開明抱拳道:“還請前輩指教。”
“好,沒問題,那就讓老劉先來。”
劉喬雲哈哈笑道:“好,那就來吧。”
一看有比武可以看,不僅劉喬雲的那些弟子圍了過來,很多在公園裡散步的人也圍了過來,公園練武的人不少,但這樣公開切磋的卻不多見。
這個熱鬨可得好好看看。
華夏人喜歡看熱鬨的愛好可是不分天南地北,長城內外的。
很快在劉喬雲弟子和張家強等人的組織下,所有人圍成一個直徑七八米的圈,對於劉喬雲和兩盞這樣的高手來說,圈子太小影響發揮,很容易誤傷圍觀的人。
“八極拳,劉喬雲。”
“詠春,梁展。”
劉喬雲和梁展站在圓圈裡,相對而立,抱拳行禮後互報姓名。
“請。”
“請。”
劉喬雲五十多歲的人,但腰板仍如青鬆挺拔,手背凸起的老繭是三十多年八極拳的印記。
梁展則右手自然垂在中線位置,用的是詠春拳“守中用中”的起手式。
劉喬雲先動了,跨步向前一個拉弓式,接著就是一記炮拳,帶著風聲攻向梁展中門,到了他這個水平,不說自帶罡氣也是氣勢如虹,帶著轟地風聲就直衝梁展前胸。
普通人被打中這一拳必死。
梁展擰腰避過左手一擋,右手隨即跟上,連消帶打,反攻劉喬雲中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