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劇一起傳入華夏的,還有漂亮國電影。
有資料顯示,漂亮國電影現已占據世界總放映時間的一半以上,占據世界電影市場總票房的三分之二,其中,華夏觀眾功不可沒。
1980年代前,觀眾在影院所看到的國產大片都是清一色的主旋律,劇情單調,洋溢著時代氣息,如《地道戰》、《地雷戰》、《鐵道遊擊隊》等。
1982年上映的國產功夫片《少林寺》,在那個票價隻有幾毛錢的年代,創造了過億的票房紀錄。
改革開放後,華夏電影市場的火爆,吸引著漂亮國電影人的目光。
隨著漂亮國電影的到來,為華夏觀眾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選擇。
當然這裡麵也包含了漂亮國的陽謀,那就是用電影影響彆國年輕人的思想,就像他們在s國做的一樣,西化s國年輕人的思想,最後導致s國的階梯。
20世紀30年代一位英格蘭人所說,世界每座電影院都是漂亮國的大使館。
漂亮國電影正是其流行文化的標兵,具有不可忽視的世界影響力。
但是一心想大撈一筆的漂亮國電影人偏偏遇上1980年代華夏電影市場的萎縮,因為電視機、錄像機的盛行以及盜版商的猖獗,進口電影難以盈利。
改革開放之初漂亮國電影、電視在華夏市場如曇花一現,隻剩下盜版商為華夏青年提供了一方小天地。
西風東漸,漂亮國影視劇的盛行還為華夏人帶來了歐美流行音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1985年,英格蘭的威猛樂隊訪華,在羊城和京城兩地巡演,反響平平。威猛樂隊還抱怨,華夏的觀眾實在太不熱情。
其實,當時現場除了一些大學生之外,大部分人都聽不懂英文歌,能來捧場就很給麵子了。
直到1987年,中唱滬市公司終於引進了第一張漂亮國音樂專輯——邁克爾?傑克遜的《bad》《真棒》)。
邁克爾?傑克遜的太空步,和霹靂舞一樣,成為潮流青年競相模仿的對象。
正版磁帶在華夏的銷量並不樂觀,華夏歌迷聆聽漂亮國流行音樂的的途徑還是通過打口磁帶。
所謂打口帶,是來自歐美國家尤其是漂亮國)的積壓貨。
他們將這些賣不出去的音像製品進行損壞處理用專用機器切掉一段,還能正常播放),之後通過各種非正式渠道重新進入市場。
這些“水貨”磁帶,被運到y國或港島,再轉運到粵省,之後由各地批發商散播到各地。
在娛樂匱乏的年代,有打口帶充當排頭兵,再加上盜版商的推波助瀾。
華夏的歌迷終於觸碰到歐美流行音樂的一角,人們漸漸知道了貓王、披頭士、滾石樂隊、老鷹樂隊和鮑勃·迪倫等等音樂人的名字。
兩年後,初出茅廬的崔健以一身邋遢的打扮在京城工人體育館用一曲搖滾歌曲《一無所有》,唱出了華夏流行音樂的時代最強音。
但是他在歌聲中不斷地追問,懷著一種對理想的渴望和對現實的反叛,讓在場的藝術局領導便拂袖而去。
這也充分體現了當時文化領域的矛盾之處。
喜歡穿越四合院之開局落戶四合院請大家收藏:()穿越四合院之開局落戶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