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中,陳晉環視四周,這次他沒有繼續打擊他們,而是開始孤立起來。
“大家都是華夏人,那應該都知道,我們華夏是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沉淪的,從那時候開始,我們的先輩就開始了救國的嘗試,一代一代人都在不停地嘗試。”
“打了敗仗以後,我們的先輩也在反思,我們到底是敗在哪裡。”
“一開始,麵對戰局不利,林少穆公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製夷,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主動學習西方先進科技,但是朝廷沒有給他時間,英格蘭也沒有給他時間,他失敗了,最後被貶到西域,在那裡吃了幾年沙子,最後還為西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幾年以後,鬼子六、曾文正、李合肥他們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開始引入西方技術,開辦各種工廠,建立海軍,建立新式軍隊等。”
“但是他們也失敗了,甲午戰爭打碎了他們夢想中的那個強國夢。”
“後來又有一群讀書人想要救國,他們進行了變法,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製度,發展農、工、商業,他們也失敗了,這次變法隻持續了103天。”
“最後,死了六個君子。”
“十幾年後,有一個你們都很熟悉的人,孫先生,他帶領一群人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幾十年來,他們也嘗試著各種辦法,想要救華夏,但最後還是失敗了,不管是國內的各方勢力,還是外麵的漂亮國、倭國、英格蘭、德意誌等外國,都讓這個新的國家過得無比艱難。”
“直到後來,華夏出現了一個人,那就是譚潤峰同誌,他帶領我們華夏人,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在1949年,讓華夏人站起來了,包括你們在內,都受益了,是吧?”
其實林阿明等人聽得不是很明白,他們對華夏曆史不熟悉,不知道陳晉說的這些嘗試各種方式救國的人是誰,但是她們聽得出來,那就是很多人用了很多方式救國,過程很艱難,過了一百多年才真的實現救國圖存的夢想。
不過周圍也有些年紀比較大的人能明白陳晉講的事情。
這些人緩緩點頭,都回憶起那些不堪回首的過往。
有些人七八十歲的,留過長長的辮子,從家鄉把自己賣了,然後坐船來到漂亮國,吃過各種苦,受過各種罪,被無數的人歧視過,直到人老了,才可以挺起胸膛做人。
對於陳晉說的,他們是有發言權的。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拄著拐杖,在一個中年人的攙扶下,分開人群來到陳晉麵前。
“年輕人,你說的真好啊,說的太好了。”
陳晉從台階上跳下來,笑著道:“老先生過獎了,隻是心中有感而發。”
“發自內心的話,才是最真實的話,也是最好的話。”
老人向陳晉伸出手道:“老朽金善,來漂亮國三十年了,現在華夏怎麼樣了?”
陳晉和他握手後道:“老先生你好,晚輩鄧華榮。”
頓了頓他接著道:“三十年?這麼說老先生是1935年前後來到漂亮國的?”
金善點頭道;“沒錯,民國二十四年,也就是1935年。”
“現在的華夏相比三十年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如這裡的事情解決後,我們找個地方,我再和您細說?”
陳晉問了一句。
金善笑了笑道:“你想把他們組織起來,讓他們可以和那些黑人對抗,保住這個球場?”
“對,老先生覺得怎麼樣?”
金善搖了搖頭:“很難,小鄧啊,這很難的。”
說話的時候,他的表情既有難過,也有惋惜。
其實陳晉理解他的心情,估計這位金老爺子以前可能做過類似的嘗試,而且可能不止一次,但是都失敗了,所以他並不看好陳晉的辦法。
陳晉笑了笑道:“試一試吧,如果不去試,永遠不會成功。”
金善點了點頭,然後走到了一邊,想要等著陳晉。
陳晉看著林阿明等人道:“現在你們知道了,我們的先輩為了救國圖存,進行了這麼多的嘗試,前赴後繼,你們呢,願不願意為了這個我們唐人街的球場去努力?不用你們獻出生命,隻要你們努力去練球,還可以賺錢,雖然這錢不多,願不願意?”
林阿明呐喊道:“我願意,鄧先生,我願意!”
他身邊一個隊員也跟著喊起來:“我也願意。”
“我也願意。”
“還有我?”
……
包括林阿明等剛才上場的隊員,一共十幾個少年都大聲喊起來。
陳晉緩緩點頭,民心可用啊。
但是光民心可用還不夠,這隻是一時的激情,要讓這激情維持下去,就需要一些條件,讓這些少年不管是在精神上還物質上都有收獲才行。
“好,你們不會後悔今天的選擇。”
喜歡穿越四合院之開局落戶四合院請大家收藏:()穿越四合院之開局落戶四合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