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明,菊花架,秋蟬低鳴辭暮夏。
下馬塘的早晨煙雨蒙蒙,晨霧漫漫,暮夏秋的樹葉銜著露水隨著颯爽的涼風微漾,樹影婆娑,搖曳生姿。
一日之計在於晨,而晨起於雞鳴。
昨晚從鎮上做工回家的木匠來家裡,替李淩峰的姑姑給李老太太捎了口信,說這兩天要帶著自家小子和丫頭回娘家來看看。
李淩峰的姑姑李春芳是李老頭和李老太太唯一的閨女,嫁到了下馬塘往北十多公裡的鄭家院子,膝下現在有一子名為鄭少虎,一女名為鄭多多。
收到口信後,李老太太就立馬吩咐李老三趁著這兩日天氣涼爽,進山去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尋一些野味,等自己閨女回來的時候也好招待。
李老三自然對自家老娘的話莫敢不從,當天晚上吃完飯就收拾背簍,準備趁手的家夥什打算第二天上山用。
李淩峰自從得知自家老爹要進山,心裡頓時活絡起來,從昨晚就一直央著張氏,希望張氏鬆口讓他跟著去。
奈何求了一晚上張氏都不感冒,死活不放心。
這不,一大早李淩峰就起來背上自己的小背簍,拿著把鐮刀,扯著張氏的袖子,希望自家老娘大發慈悲。
“娘,你就讓兒子去唄,我在家裡都快窩出黴點點了。”
這幾個月,張氏天天對他耳提命麵,這不能碰,那不許去,他早就呆倦了。
一方麵,自己和同齡那些鼻涕連著口的小屁孩玩不到一起去一方麵,作為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手段的現代金融人,看著自己家裡連豬肉都吃不上,他也想發光發熱啊!
當然,李淩峰也不會承認,就是自己嘴饞了,想看看能不能跟著自家老爹進山搞點山貨去鎮上換錢買肉吃。
“你想都彆想。”
張氏把手裡的掃帚往門後一靠,瞪了李淩峰一眼。
張氏本來脾氣就好,這一眼也沒什麼殺傷力,李淩峰看得出來,張氏雖然氣惱,但並不會真生他的氣。
而且農村的娃兒早當家,像他這個歲數的小子,在農村大多數也會幫家裡乾農活了,平常也會去山腳下打豬草來喂豬。
“你以為山裡有啥好玩的?你這麼小,不怕被山獸叼了去?再說了,萬一磕了碰了,娘看你找誰哭去?水兒啊……聽話…咱不去…”
李淩峰搖了搖張氏的衣袖,撒嬌道“娘……你就讓兒子去嘛……爹會保護我的!”
張氏聞言抬頭看了一眼李老三,正好看見李老三在旁邊憨笑著點頭,立馬咬牙瞪了自家男人一眼。
接收到自家婆娘的眼刀子,李老三立馬正色,也不敢為李淩峰求情了。
李淩峰見張氏有所鬆動,立馬趁熱打鐵“娘最好了……兒子進山給娘捉小兔子吃……兒子保證跟在爹的屁股後麵,寸步不離,你就讓兒子去吧……求你了……”
張氏擔心李淩峰的安危,本想硬著心腸拒絕,但看著兒子眼裡的希冀,又狠不下心來。
被李淩峰磨得心軟了,忍不住拍了一下他的頭“你呀你呀,一天天就知道野……”
李淩峰見張氏沒再反對,立馬就知道張氏是鬆口了。忍不住歡呼雀躍,拉著張氏一邊恭維一邊嘿嘿嘿的笑。
太好了,終於可以去爬山了。
李淩峰心裡美滋滋的想著。
雖然張氏鬆了口,但難免不放心,出門的時候也再三叮囑,對著李老三耳提命麵,讓他看好李淩峰,要是小兒子磕著碰著哪兒了就讓李老三彆回來了。
李淩峰不由無語,他又不是玻璃做的,哪像老娘說得那般“脆弱”?
不過他還是有眼色的沒開口,要是老娘聽了他的話,不讓他去了,他可是哭都沒地兒哭啊!
李老三背著背簍連連點頭,對著張氏開口道“放心吧媳婦兒,我肯定把臭小子全須全尾的帶回來。”
差點沒拍著胸脯保證了。
在張氏不放心的嘮叨中,李淩峰終於跟著自家老爹出門了,兩人出門的很早,太陽都還沒有升起,村裡的家家戶戶也還很安靜,偶爾傳來兩聲雞叫,就像山水大師筆下的潑墨畫,寧靜悠然。
李淩峰和李老三一邊啃著張氏出門前給兩人塞的大餅,一邊穿過田埂,沿著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往山腳靠去。
農村的小路崎嶇坎坷,不像大路寬闊,有的地方凹凸不平,還有不少碎石塊鋪在地上,一不小心就會跌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