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速度很快,沒一下就把床鋪收拾得井井有條。等把李老三送走後,兩位師兄又帶著李淩峰去到旁邊的耳房。
“這便是了……師弟以後的吃食可以在這裡烹煮。”陸珙指著他們寢舍旁一間較小的屋子向李淩峰介紹。
“好的陸師兄。”
安置下來之後,李淩峰就回到了寢舍。陸珙和蔡毅兩位師兄都已經自發提前去學舍中溫書了。
福德書院有四個學舍,分彆取梅蘭竹菊為頭字,四個先生根據教學進度將學子分外不同的學舍中,其中梅齋學子學習進度最快,其次是蘭齋、竹齋和菊齋。
四齋之間有些距離,主要是為了防止先生教書時相互影響,畢竟古代的牆可沒有隔音的功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兩位師兄現在都是在蘭齋進學,而李淩峰、李仕仁和蔡進等人則是在昨日蒙學所在的菊齋。
李淩峰坐在長桌前翻著手上的《聲律啟蒙》,沒過一會兒就翻到底了,正在百無聊賴之際,門口突然傳來了蔡進的聲音,李淩峰旋即把書放下看了過去。
蔡進穿著的是和李淩峰一模一樣的士子巾服,胸口都繡了一個菊字。他的身旁跟著自己的父親,蔡父和李老三一樣是用的背簍背著蔡進的被褥和換洗衣物,而蔡進手裡則是提著自己的乾糧。
“李兄弟,你怎麼來得這麼早?”蔡進驚訝的看著坐在桌旁的李淩峰,看見他連床榻都收拾好了,不由驚呼了一聲。
李淩峰掛著招牌憨笑,起身幫蔡進收拾行李和床鋪“我也沒比你早多久。”
等三人忙前忙後收拾完後,已經快到了晨讀的時辰,送彆蔡父後。兩人收拾收拾就打算去往菊齋,蔡父是個比較熱情的老實漢子,還讓蔡進邀請李淩峰放長假的時候去蔡家玩。
李淩峰和蔡進進菊齋的時候,菊齋梅才有七八人在,待天漸漸亮起來後,眾多學子慢慢步入學堂,沒過一會兒就坐滿了。
菊齋總共二十人,除了昨天一同蒙學的學子之外,剩下的都是之前蒙學但是因為學習進度慢而一直留在菊齋的老生。
李淩峰坐在靠窗的位置,古風古韻的窗戶半開,內卷竹簾。窗外筆直的站立著一棵槐樹,稀稀疏疏泛著白花的綠芽在枝頭悄然而立。微風拂過,伴隨著清晨悅耳的鳥鳴聲傳入耳中,不禁讓人心曠神怡。
靠窗的位置采光好和空氣清新,因為書院內的學子一般都沒有固定的座位,所以是誰來得早些誰先坐,李淩峰毫不客氣的坐了下來,蔡進則坐在了李淩峰的左邊。
老生三三倆倆結伴而入,但來坐得都比較靠後,他們無心學習,不然也不會入學這麼久卻還“憑本事”留在菊齋,所以大多數都不會往先生眼皮子底下湊。
李淩峰一邊享受著清新的空氣,一邊打量著同窗的表情。
學堂內呈現兩極分化,老生臉上是一副習以為常的無所謂態度,而新生臉上則是朝氣蓬勃躍躍欲試的興奮感。
坐了一會兒,時至卯時三刻,周夫子才拿著兩本課本和一把戒尺走進了菊齋,他一進來學堂內瞬間安靜了下來,老生也不敢再竊竊私語,所有人均是坐的筆直。
周夫子站在講台上,左手背負在身後,右手拿著新生啟蒙所用的《聲律啟蒙》,先是對著堂中的老生說讓他們自行複習昨日教導過的內容,稍後要進行考校後。就讓李淩峰等人翻開竹紙上對應的文字,開始帶領大家朗讀。
“雲對雨,風對月,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
這正是昨日何舉人為孩童破蒙時所讀的那兩句。
周夫子一共領讀了三遍,待三遍過後,給每人發了一冊裝訂好的練字本,讓新生用課桌上的毛筆把所教的內容謄寫在練字本上。
在眾人謄寫之前,周騫還特意示範了毛筆怎麼用,講解了執筆的手法和力度等“執毛筆者,心穩手穩。首先講坐姿,坐書時須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李淩峰是個學霸不假,但現代讀書寫字根本用不上毛筆啊。他對毛筆字一竅不通,不由得屏息凝神,認真聽周夫子授課。
寫毛筆字有坐書和立書兩種姿勢,需要尊崇“八字箴言”,坐書須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立書也是身穩、微躬、臂開、適度。執筆時一般使用“五指執筆法”即按、壓、鉤、格、抵。且執筆須做到筆杆垂直、指實掌虛和掌豎腕平等“三個要領”。
周秀才拿著戒尺一邊教一邊遊視,遇見不得要領的學子,還會親自手把手教學,再重申執筆之法,直到犯錯的學子改正為止。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寒門出了個狀元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