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之前李淩峰還因為李仕仁和他們老生裡的金寶哥鬥過,最後害金寶哥都被周夫子勸退了。
不由在心中咬牙切齒。
杜江想什麼李淩峰自然不知,隻是聽蔡進這麼說,哪裡還不明白他是在為自己出頭?
不由感慨蔡進生了一顆七竅心。
男人之間的情誼不是嘴上說出來的,李淩峰銘記於心。
這個小插曲就這麼過去了。
兩人站在原地等其他三人,沒過多久,董明義、李仕仁和呂為安就登記完一起走了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人對剛才發生的事一無所知,董明義走在最前,他們隊伍的記名先生核對得仔細了些,這才來晚了。
“蔡兄,李兄。”走在前麵董明義開口喚到。
五人集合,並肩前行,互相告知了自己的考場所在。
縣衙共設了三個考棚,李淩峰和呂為安分去了東南考棚,蔡進和李仕仁則在正南,隻董明義一人去了西南考棚。
五人相互道彆,就分道揚鑣了。
李淩峰和呂為安一心趕路,全程並無交談。
離了縣衙,兩人順著雲水鎮內的玉水河一路向東南而行。
玉水河邊種了許多垂柳,如今正得春意,生機勃發的迎風輕擺。早霧已退散,青石小路上人人沐浴晨曦,如畫卷上的場景,樸實又溫馨。
考棚設在離東市不遠處的一個開闊的場地,看起來已有年頭,外麵雖然普普通通,卻是嚴格按照規定而設的。
考棚四周圍了一圈柵欄,共設兩個板門,板門是樣式簡單的一種不通透的實木門。
因為民間對讀書人考科舉的重視,所以一般把考場的門又稱為“龍門”或“禹門”,有“鯉魚躍龍門”之意。
考棚裡的照壁後,是一個寬大的院子,院子的四周,就是學子的考場。
考場是用一塊塊規整的青磚砌成,棚頂上屋脊青瓦儼然,考棚單人一舍,厚厚的牆壁將每個號舍隔開,主要用於提防考生作弊。
李淩峰和呂為安就近走了右邊的板門,門口的胥吏兩人一組,正在檢查學生的竹條和隨身包袱。
胥吏檢查得很仔細,也很認真。
大夏朝考場紀律的嚴明,就算用“訶察嚴細,如防盜賊”來形容也不為過。
為了防止考生作弊,除了對參考學子所帶的乾糧、席子和筆墨紙硯等進行嚴查外,還要對其進行搜檢,一旦發現攜帶違禁物品,就會被搜檢的胥吏毫不留情的驅逐。
大家都是來參加縣考的,早就準備充足了,暫時也無人犯忌,事實上,在如此嚴苛的搜查下,很少有人有膽子夾帶私貨。
但少並非沒有,為了排除作弊的可能,搜查對於考場是必不可少的。
輪到李淩峰時,胥吏顯然沒想到這般年幼的少年會來參考,在對照寫在竹條上李淩峰的特征時比彆人更仔細了些。
“麵帶憨笑,身量矮小,年幼且左耳下側有一粒紅痣。”
說到這個特征,李淩峰也挺無語的。
胥吏仔細對照後,並沒有什麼不妥,繼續對李淩峰進行了搜檢,從頭發絲到腳上的皂靴,全身上下摸了個遍。
“……”
一個心理成熟的男人被另一個男人摸遍全身,其中的心酸你真的不會理解。
“行了,你進去吧。”等搜檢完畢後,一旁檢查行李的另一個胥吏也檢查合格了,揮了揮手就讓李淩峰進去。
李淩峰對著胥吏微微頷首。
跨入板門,繞過照壁後,就進了考棚內的大院中,裡麵已經有考生在等待了。
院中有類似於考官的人手持名冊,正在複核考生的信息。
考官會根據手中各個舉人遞上來的名冊點名,點到名字的人上前出示竹條核驗後還須說出是何人作保,與考官冊子上所記錄的一般無二後,小吏便會帶領其去所對應的號舍等待考試開始。
“吳家老坡吳少鑫,由稟生吳誌華作保!”一位考生在複核完後,高聲喊道。
考官確認後點點頭,一旁的小吏就將人帶去了旁邊給其分配的號舍。
專人專號。
直到考官念到李淩峰的名字時,呂為安也早已進來,對著呂為安頷首示意後,李淩峰走出隊伍複核完畢後,高聲答自己由稟生何寰作保後,也被小吏引進了自己的號舍。
號舍除了一扇小木門外,還有一扇靠門的小窗用以照亮,但被封死了。
舍內逼仄,除了簡單的桌案和油燈外,並無他物,而且因為長時間沒人整理,還堆積了不少的灰塵。
這是考試的預熱活動?
李淩峰雖然知道在中國古代也確實存在因為號舍年久失修,長時間無人打掃而導致考生在考試前還要打掃衛生的。
沒想到,大夏朝也這樣。
“……”
乾的漂亮。
李淩峰雖無語,但還是把包袱暫時找了一處積灰較少的地方安置好,從背包裡取出了一塊粗布巾,開始擦拭起來。
“我是勤勞的小蜜蜂呀,咿呀咿呀喲,我先擦桌子後掃地呀,咿呀咿呀喲……”
他可不想呆在全是灰的號舍裡應試,而且總不能就這麼把試卷放在灰撲撲的桌案上吧?
隻能打掃衛生了。
李淩峰這邊乾得正起勁兒呢,突然關著的號舍門從外麵打開。
剛剛領李淩峰進來的小吏站在門口,麵色複雜的看了眼前的“小蜜蜂”一眼:
“這位考生,考場內禁止唱曲兒。”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