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見張氏和自家男人去地裡收苞米回來,身上的衣服鞋子都不沾泥,村口的大娘不由咋舌,羨慕道,“來水他娘,你這是過上城裡富貴人家奶奶的日子了啊,哪有誰家娘們下地像你一樣的。”
“我看她呀,比那些奶奶過得舒服多了,老三又是個疼媳婦兒的,不像那些老爺,三妻四妾的。”
“他大娘說的在理,這玉姐兒成了家,嫁去了鎮上,峰哥兒又去府城考試了,想來這兩日都該有結果了。”
“是啊是啊,指不定真給老三家考個秀才回來……”
農村人三句不離孩子,幾位大娘打趣了李老三和張氏兩句,又把話題引到了李淩峰身上。
李老大和大伯娘趙氏剛背著苞米走進村,就聽見了這麼些紮心窩子的話,幾房分家後,大房再也不能吃白食,本來想著分家自己有錢自己用,誰想得到錢沒多少,活倒是乾不完。
連她都不得不下地秋收了。
現在誰不知道三房過得風生水起的,三房過得越好,不就越顯得他們當初不識好歹嘛。
趙氏看見幾個大娘恭維張氏那樣,心裡忍不住罵了一句“犯賤”,看著張氏紅光滿麵,心裡忍不住冒酸,陰不陰陽不陽的開口道:“這峰哥兒去了這麼多天了,都沒有消息傳過來,指不定落榜了呢……”
趙氏此言一出,不僅張氏臉沉了下來,就連幾個大娘的臉色也不好了,哪有當伯娘的,在自家侄兒考試期間張口閉口就是落榜,考不上的,這趙氏也太不懂事了。
李老大背著背簍在坎子上歇氣,看見幾個老嬸子臉色都不好看,忍不住瞪了自家娘們兒一眼,不知道她又犯得什麼瘋病,咋在外麵嘴也沒個把門的,什麼都往外亂說。
李老大哪裡知道,趙氏犯的可不是什麼瘋病,而是紅眼病。
見自家男人當人眾麵胳膊肘往外拐,不幫著自己算了還敢瞪自己,趙氏更不爽了,嚷嚷到,“難道我說得不對嗎?”
“要我說,就算仁哥兒考上了,峰哥兒也不一定考得上,他以前不就是個傻的……”
“夠了。”沒等趙氏說完,張氏就再也聽不下去了,直接出言打斷了她,冷笑道,“他伯娘,要說這麼多年你還真是一點兒也沒變,還是跟以前一樣討人厭。”
“我家峰兒能不能考上,用你來算,你這麼能說會道,不如彆下地收苞米了,改行當先生吧。”
張氏也是氣急,她最恨彆人拿自家小兒子以前傻來說事,平時大家開開玩笑就罷了,現在直接說我兒子考不上,有這樣做親戚的嗎?
是仇人還差不多!
他們三房又不靠彆人吃喝拉撒,分家了還要來找不痛快,也就彆怪她冷嘲熱諷,說話重了。
李老三臉色也不是很好,冷下臉對著自己的哥嫂,見張氏氣著了,連忙出聲道,“孩兒他娘,莫氣壞了。”
張氏和李老三在自己的麵前一唱一和,再對比李老大剛剛隻會擺著死魚眼瞪自己,趙氏氣得那叫一個七竅生煙,正準備破口大罵,卻被村口突然傳來的騷動聲打斷。
村子外跑進來的正是村長。
村長褲腿子還一長一短的挽在腿上,腳上穿的草鞋上都是泥,一邊跑一邊喘著粗氣,看見村口的張氏和李老三,眼睛不由一亮。
“呀,老三,老三媳婦兒,可算趕上你們了,快回去收拾收拾,你家峰哥兒考上了秀才,來村裡報信的喜官都到地頭啦。”
“快快快,哪能背個背簍接喜報啊?”
聽著村長的催促,村口的眾人皆是一愣,張氏和李老三還沒反應過來呢,就被眾人催促著回去。
“哎呀呀,我說什麼,我就說峰哥兒肯定能考上,這喜報不就來了嘛。”
“是啊是啊,老三兩口子,快回去換換衣裳,這可是要上族譜的大事兒啊。”
“走走走,咱也彆納什麼鞋墊了,一起去瞅瞅。”
“哈哈哈,那感情好,咱也能見證見證……”
幾位大娘把鞋墊子一卷,往懷裡一揣,連忙推著李老三和張氏往家走,臉上難掩激動的神色,這李家村又出了一位秀才,這次正好讓她們也見識見識官府的喜報長什麼樣。
眾人簇擁著李老三和張氏離去,壓根沒空搭理臉上五顏六色,呆站在原地的趙氏和李老大。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