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心事_寒門出了個狀元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1章 心事(1 / 2)

李淩峰今日難得睡了一個懶覺,等他醒來時身上的酸痛感淡卻不少,眉目間神采飛揚,他一襲鴉青色長衫,烏黑的頭發被整齊的套在木冠中,俊朗的眉眼間帶著憨笑,在整理完儀容後滿意的推門走了出去。

今日客棧倒是比之前熱鬨了不少,因為李淩峰第一天來時遇見的那個六爺又來了,這次還帶了三個兄弟,四人正坐在桌邊喝酒,見李淩峰下樓,六爺還和他打了個招呼。

李淩峰和刈下樓吃飯,這個點何崇煥已經回房了,芸娘做了兩道拿手好菜端上桌,兩人吃晚飯後就出了客棧,打算去找找附近有沒有醫館。

李淩峰帶著刈在築城的街道上閒逛,受街上熱鬨所感,刈的臉上也難得露出了笑意。

迄今為止,無論是從那個地方逃出來,還是漂泊無定三年,不諳世事的他被拐過,流浪過,被欺辱謾罵過,甚至很多次他都差點死了。

直到遇見李淩峰……

刈看著前麵闊步而行的少年,雖然娘曾經告訴過他不要輕信任何人,好好活下去,但這個人,他應該去保護吧。

李淩峰一邊走,一邊用餘光瞄著刈臉上的神情,見他難得高興,不由放慢了腳步,築城的街頭攤子上有賣橘子的,他丟下幾文錢,拿了三四個,剝皮吃了起來。

刈跟在李淩峰身後,見他突然停下腳步,疑惑的抬頭,就發現嘴裡被塞進了一瓣橘子。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誌兮……”李淩峰悠哉悠哉。

天地間隻留下身前少年頌橘的聲音。

兩人轉了一會兒,李淩峰終於看見了一個醫館,醫館名為“濟世堂”,比雲水鎮上的百善堂大了一倍不止,兩人進去的時候裡麵的人還不是很多。

李淩峰找了濟世堂最好的骨科大夫為刈瞧了腿,檢查結果不錯,再修養一段時日就能好,他付了診金後,兩人就離開了。

……

農曆八月十一,鄉試第二場如期而至。

築城貢院門前複又排起了長隊,諸位學子麵上帶著期待和忐忑早早地來到了貢院門前,準備開始自己的第二場考試。

眾人排隊進場,如之前一樣在發令鐘響起後開始答卷。

大夏朝鄉試的第二場所考為夏經文一道,並試詔、判、誥一道,詔即詔書,判即表判,誥即誥章。

夏經文暫且不論,三種形式的文體中誥章就很有意思,在我國古代誥章又稱為寶誥,是道教讚頌神仙的駢文,也是道教的特定文體之一,並且兼有向神仙傳達的“聖意”的功能。

大夏朝的誥章具有同樣的功能,但卻是為佛教所用,寫得內容卻是經文,為皇帝“傳達聖意,殊勝功德”,皇帝信佛,手底下的人不把經文寫得漂漂亮亮,估計也難得聖心。

李淩峰在決定走科考之路時,專門去研習了有關撰寫經文的要領和技巧,期待有朝一日也能憑借經文拍拍馬屁,萬一皇上一高興,升官發財也就指日可待了。

一共四篇文章,李淩峰看過題後就開始構思如何下筆,直到午時才將第一篇夏經文寫完。

接下來是詔、判、誥三種文體,李淩峰吃晚飯後複又開始一一作答,直到夜深人靜,蠟燭燃儘,才滿意的停下了筆。

……

在號舍內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淩峰考完了第二場,休息一日後,又開始了第三場也就是鄉試的最後一場考試。

今天也是農曆的八月十四,中秋節前夕,李淩峰坐在號舍中,等待著明天第三場的“經史”與“策論”開考,也思念著家中的親人。

第三場的經史和策論題除了要求考生用大夏經義文體撰寫外,與院試時的“治水”的策論要求不同,還要求考生需結合經學理論發表議論或見解。

上次是治水,這次的文題則更偏向政治,問的是為政之道。

說到政治,李淩峰倒是想起了一個人,也就是唐紹儀,中國曆史上對唐紹儀這個人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政治生涯可謂是相當璀璨了。

唐紹儀對大勢所趨有著極強的敏銳和準確的判斷,同時,他教會了李淩峰一個道理,那就是政治其實是一種“平衡之術”。

“為政尚相利,故下不以相害”,政治就是講究平衡,無論是在朝為官,還是帝王之術,都少不了平衡二字,如何用人,如何製衡,才是一個國家機器正常運轉以及內部進化不可或缺的手段。

除此之外,為政之道還離不開百姓,除了“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外,還在於“立法典民”,要知道“世無無法之國而能長久者”,所以為政之道自然也離不開法律。

李淩峰結合大夏朝的實際,將自己作為現代人的思想雜糅在答案中寫在稿紙上,當然,他不會作死的在考卷上寫什麼“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類的言論。

鄉試的卷子不是皇上親閱不說,且就算是皇帝親閱,他也不能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說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灰燼神主 天命解憂鋪 神匙迷航 農民工在三國虐爆名將能臣 美利堅,我的係統來自1885年 穿越59,開局獲得簽到係統 四合院到港綜打開係統的正確姿勢 鹹魚王妃靠吃瓜逆襲 詭異入侵:柔弱路人竟是詭異殺神 手握app,我幫皇帝打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