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子們的討論聲一字不落的傳到了李淩峰耳中,他若有所思的看向昭和殿方向,然後無奈地歎息了一聲。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既然是那位的意思,他也隻能受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旁的內侍視線飛快地在眾位學子的臉上掃過,見李淩峰神色平靜、態度恭敬難免有些意外。
“李會元隨雜家來。”
李淩峰聞言起身,對兩位好友點了點頭,然後隨著內侍先行一步進入了昭和殿,待二人的身影消失不見後,一眾進士才依次進了昭和殿。
昭和殿內瓊樓玉宇,飛閣流丹,花草樹木錯落有致,種類繁多,景色宜人。此殿宇臨湖而建,有諸多偏殿,相對於主殿來說略顯低矮,但無疑都很精美,讓李淩峰這個“鄉下土狗”好好見識了一番。
跟著內侍太監從園中的白玉拱橋上走過,李淩峰來到了一處牌匾上寫著“章台殿”的偏殿,在帶領內侍的示意下,進入了殿中。
見李淩峰已經進去,內侍太監對殿中的其他太監交待了兩句,就轉身離開了章台殿。
等李淩峰沐浴更衣完已經是一炷香之後了,見之前帶自己過來的內侍不見了,李淩峰正疑惑呢,章台殿內就走來了一個小太監為李淩峰帶路。
“李會元,師父交代了,讓奴才帶您過去與眾人彙合。”
“有勞公公了。”
“李會元這邊請。”
小太監帶著李淩峰一路往北行了許久,在昭和殿內靠近湖泊的地方,終於看到了一排高低相同的殿宇,一眾按常儀穿戴的官員正分列於丹墀的東、西兩側,麵朝北方侍立。
此次參考殿試的考生全部彙集此處,見李淩峰過來,不少人都不動聲色的避開了他,看樣子是想孤立他。
李淩峰:“……”
章台殿領路的小太監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待眾位考生站定後,鴻臚寺官請升殿,永德帝身著常服,在眾人恭敬的跪拜聲中出現在殿宇前。
天威不可直視,李淩峰站在人群中,如眾人一樣態度恭敬,他奮鬥了這麼多年,可不能因為好奇就嗝屁了。
“都起來吧。”
隨著一聲雄厚的聲音響起,永德帝禦殿,空曠的場地中響起清脆的鳴鞭聲,百官及考生再次行叩頭禮後如常侍班。
永德帝進入殿宇之中,坐在了主位之上,他的身旁跟著大內太監總管崔德喜,側後方站著幾名服侍的小太監。
接收到陛下的目光,崔公公對著殿外揮了揮手,示意一眾考生進殿待考。
殿中一片寂靜,諸位進士連呼吸聲都放緩了不少,誰也不敢造次,魚貫而入,按照事先領到的座位號在殿中落座後,永德帝才開始下令頒賜策題,左右的侍官將策題傳送下去,輕放於策題案上,然後一旁等待的執事官才將策案搬置於殿內的中間通道上。
為了避嫌,除了參與監考的數十名監試官、巡綽官等官員外,其他官員已經從考場退內出,見時間到了,鴻臚寺官員開始引考生向皇帝行五拜三叩之禮,待禮畢後退往東西侍立,然後禮部的官員才開始分發試題,諸考生跪受試題,行了叩首禮,然後才能答卷。
雖然禮節繁瑣,但終於開始答卷了。
嘖
總算是結束了。
李淩峰在心中呼了一口濁氣,忍著想揉膝蓋的衝動,規規矩矩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其實不難理解,皇帝臨軒親策,是皇帝重視殿試策士的一種體現,對殿試考生起到鼓舞與激勵作用的同時,也能體現封建等級的森嚴,借以彰顯天威,強調天子自高無上的地位。
所以這些禮節對於李淩峰來說繁瑣,對於大夏來說卻並非如此。
“殿試至午間時,由光祿寺造辦午膳供給,汝等切勿擔憂,儘心作答即可。”禮部的官員補充道。
隨著話音落下,宮殿中也響起了窸窸窣窣的紙張翻動的聲音,永德帝坐在高位上,見諸位考生拆開手中的策題認真閱讀,露出了滿意的神色,隨即打量起他們看到考題時的表情。
策題是丹閣諸位官員共同擬定八份,他從其中抽選出來的,看著台下眾人不同的神色,想起內侍剛才的稟報,永德帝輕輕轉動了一下大拇指上的象牙扳指。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