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幾位上官的監督,讀卷官也儘心儘力的去完成閱卷的工作,避免有失偏頗,很多地方也比較認真,雖然工作量大,但也不敢懈怠,一絲不苟的做著自己的事。
閱卷的時間很快過去,直到第三日清晨,所有的試卷終於閱完,十位閱卷官不眠不休的批到現在,終於鬆了一口氣。
他們把整理好的試卷排列好,選出了得“○”最多的前十份試卷呈遞給了幾位上官。
“幾位大人,這便是得圈最多的三份試卷,剩下這七份依次排列,還請查閱。”
幾位上官一人接過一份試卷,開始複查。
彭大人手裡拿的是得“○”數最多的試卷,一共得了八個“○”,看到這個數量的時候,他屬實驚了一下。
“這份試卷所得圈數竟然達到八個?”彭大人問讀卷官。
十名讀卷官聞言有些緊張,他們剛剛就商討過,這個成績確實有些讓人難以置信,可商討來商討去,他們又覺得合該如此,便硬著頭皮呈遞了上去。
當然,這份考卷之所以讓大家如此認同,除了精準的扣題和讓人驚豔的文筆外,那就是這篇策問實用性強,廢話少,關鍵是著述得辭賦很符合陛下的口味,他們想找理由都找不出來,看見此篇策問的書法後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八位讀卷官給“○”的理由也不同,在文章後也紛紛寫了批語,而那兩個沒給“○”的,也不是因為文章作的不好,而是因為給圈的人太多再加上他們不喜歡此類風格的文章,於是便給了兩個“△”。
但不論如何,這個評分是真的很高。
最後,將試卷呈遞上來的讀卷官想了想,還是覺得如實相告:“啟稟大人,這份試卷我們複查過,但還是覺得綜合來看批八“○”最為合適。”
“哦?”一直置身事外的禮部尚書杜光庭終於有了反應,他詫異道:“竟有如此文章?”
幾位大人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讀卷官點了點頭,確定沒有弄錯,排名前三的試卷第一份便是這份得了八圈的試卷,第二份和第三份都得了六個圈,可以說“八圈試卷”算遙遙領先了,他們不會弄錯的。
見讀卷官如此篤定,彭大人翻開了這一份試卷,試卷上的策文也躍入眼簾:
“帝王之禦天下也,必儘官人之道而後可以致天下之治;必得官人之要而後可以享天下之逸……”
很普通嘛。
彭大人並沒有放在心上,不明白為何幾人堅持此文最佳,於是耐著性子繼續讀下去。
“以一人之聰明,而欲周知天下之賢,則君之勢必有所不及,非所以言官人也,況其勞不能免乎!”
讀到此處時,彭大人會心一笑,覺得這位考生確實有才,但是不多。
“是故,明主勞於求賢而逸於任人,任人者任相也,一相得而萬國理矣……”
彭大人一怔,瞳孔輕微放大,他細細品味了兩遍,突然拍桌誇讚道:“好文,好文啊!”
他不就是一個賢相嗎?
陛下聖明而賢相輔之,得他一相而萬國理矣。
彭大人滿意極了,他自認為賢良忠直之臣,文采不輸年少,如今讀了這篇文氣連貫、陳詞老練的策文,還是忍不住讚歎,待通篇文章讀下來,他一邊點頭一邊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誇讚道:“詞句凝練,表意不凡,粹然無疵瑕矣,善哉,妙哉!”
若非科考是糊名製,他隻怕現在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今年的“今科狀元”是誰了。
看見彭大人讚歎不已的模樣,其他幾位上官眼神閃了閃,將其看過的這份試卷傳閱起來,如果他們看之前是持有懷疑態度的,那麼看完後無疑都很讚同彭大人的話。
“這文章寫得倒是不錯,足以見考生的寫作功底。”丁玉魁很中肯的評論了一句。
“確實如此。”
蔡巍看著試卷上蒼勁有力的字體,心中一動,跟著附和了一句。
這次就連一直沒有什麼好臉色的翰林院大學士歐陽濂臉上也帶了幾分讚賞,但終究是不願與這些人為伍,也沒說什麼。
見大家都讚同,彭大人也不再猶豫,從蔡大人手中接過試卷,提起朱筆在試卷上畫了一個大大的紅“○”,然後歎惋道:“這篇文章也非完美,實在有些可惜。”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