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他側頭問楊照道,“楊大人,據你所知,在什麼時候需要這種調和呢?”
“兩個人,亦或是兩件事有衝突之時。”楊照目光灼灼,開口答道。
“沒錯,正因如此,這種調和首先就預設了雙方是處於一個競爭博弈的關係,所以才需要調和。比如人體內四肢軀乾和各個部位均按秩序去使用,牙齒與腸胃卻不會存在競爭,他們作為一個共同目的存在。”
李淩峰舉了一個例子,見楊照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便總結道:
“因此,將中庸之道簡單的理解為一種折中調和,權衡利弊的思想也是不全麵的。”
中庸之道不是解決對立關係中的矛盾,而是讓矛盾在更高維度實現統一。
當然,這句話李淩峰並沒有說出口,不然還要解釋什麼是對立,什麼是矛盾,什麼是高維度,實在太過麻煩,這些詞並不是解釋一句兩句就能讓在場的眾人理解的。
李淩峰一句接一句的回答著眾人提出來的問題,將自己結合現代知識的理論在這堂試講課上有條不紊的道來,歐陽濂與劉伯義、何昱楓等人不但找不到好的論點反駁,反而在李淩峰的試講中漸漸讚同了他的說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這堂課從頭到尾,所有人的表現,也被崔德喜讓人悄悄去報給了永德帝。
李淩峰的聲音回蕩在集賢殿的大殿之中,也回蕩在在座所有人的腦海中。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天地秩序之道。
便是中庸之道的追求。
窗外的陽光依舊,隻不過此次想選侍講的眾人都慢慢意識到,李淩峰的才華與學識,定然都是真才實學,不然,又如何能將中庸之道講的如此透徹。
唉。
眾人不由又喜又憂,看來這次他們定然要與太子侍講失之交臂了。
其實,今日選太子侍講並不隻有永德帝在關注,後宮各個宮裡也在翹首以盼,畢竟自己的皇兒選侍講,作為母妃也希望能選到一個對兒子有助力的良師益友。
此刻的禦書房內,永德帝收到崔德喜讓人送回來的消息,本來正在活動經絡的他一頓,打斷了內侍的話。
“哦?那李淩峰是如何理解中庸的呢?”
內侍低著頭,恭敬回道,“李大人說中庸之道是天地秩序之道……”
內侍將國子監那邊遞來的消息一字不落,一五一十的全都報給了永德帝。
“他倒是個嘴巴能說的。”
永德帝聽完後心情似乎還不錯,輕笑了一聲,打趣了這麼一句不褒不貶的話,然後便讓人先下去,心中想將李淩峰指給太子做侍講的想法又堅定了兩分。
隻不過,他不知道的是,隻怕這件事隻是他的一廂情願。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