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不見他的腹誹,但心裡更難受了,當著李淩峰,他們也不好讓那些士兵把魚分給他們。
果然是莽夫,一點眼力見都沒有。
幾人心中吐槽,最後眼不見心不煩,乾脆全都回了馬車上,聽著外麵的歡聲笑語,聞見外麵魚肉的清香,隻能苦哈哈的吃著乾糧!
╥﹏╥
李淩峰眾人吃得那叫一個快活,火頭軍鐵頭的廚藝再加上李淩峰的現代烤製手法,純天然無公害的食材和勁道的野生調料……
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樸素的烹飪方式,忙碌了一個時辰之後,李師傅帶著吃飽喝足的眾人以及車裡怨氣比鬼還重的幾位大人繼續進村開始發放補償款。
這次去的是趙英牛二等人所在的村子,一進村,這四個哥倆就和熟人親切的打招呼。
鄉親們雖然一開始看見官府的人有些害怕,但有了這哥四個,但是很快就進入了流程。
村裡人看著趙英等人幫官府做事,都露出了羨慕的目光,就連往日不咋待見他們的村民,都上去圓滑的說著場麵話,還說以後有出息了不要忘了左鄰右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淩峰也看見了趙英的親娘和妻子,老婦人七十多歲,滿頭銀絲,卻眼清目明,精神矍鑠,童顏鶴發,慈愛祥和。
老人見趙英跟在李淩峰身後過來,臨危不亂,想下跪行禮,“民婦趙周氏拜見李大人!”
嚇得李淩峰趕忙扶住她,這麼一位老奶奶給自己下跪,他怕折壽。
“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趙周氏謝過李淩峰,又向他微微頷首,她今日是特來拜謝李淩峰的大恩的。
二人寒暄過後,趙周氏借故支開趙英和兒媳,在李淩峰疑惑的目光下,突然言辭懇切的開口請求道:
“李大人年紀雖輕,卻待人謙和,行事穩重,吾兒不成器,多虧大人恩德,大人心係萬民,吾兒不才,唯有一顆赤子恒心,願為大人差遣,民婦鬥膽,懇請大人為吾兒指一條前路……”
趙周氏為自己這個兒子操碎了心,她深知趙英本性,天下不平事,但凡見到,必不會袖手旁觀,她七十高齡,趙英也將近四十,本該頤養天年,享兒孫繞膝之福,但深知兒子的天地不在這一畝三分地間,又不放心兒子獨自闖蕩。
父母在,不遠遊。
趙英這些年幾度想從軍打倭寇,皆是因為她而停滯不前,她又深知那些高官嘴臉,隻得假裝不知兒子心事。
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她的人生還有幾年可活?她心疼兒媳,也心疼孫兒,可沒見著李淩峰便罷了,如今見著了,也想為兒子計一計前程。
李淩峰愣住,沒想到趙周氏竟然是因為這件事才將趙英與其妻子支走的,知子莫若母,趙周氏確實知曉自己的兒子。
她懇切的話語不帶一絲脅迫,完完全全是一個為了兒子著想的普通婦人,李淩峰想起了張氏,當初家裡困難,隻因為他想,便力排眾議,咬著牙送他去蒙學,不惜動用了阿姐的嫁妝錢。
父母之愛,何其深重。
李淩峰感歎了一聲,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下來,“我知道了。”
如今朝廷已經不缺圓滑老練,貪功怕死的油條,缺的更多是趙英這樣不同流俗、不欺暗室、不畏強權的青鬆翠柏,再加上,浙洲邊防倭寇不斷,燒殺搶掠,又正是用人之時。
李淩峰默了默,還是將自己讓趙英上戰場殺倭寇的想法告訴了趙周氏,畢竟戰場刀劍無眼,他實在不敢保證趙英的人身安全。
若是趙周氏不願,此事還能反悔。
沒想到趙周氏聞言反而鬆了一口氣,她侃侃道,“獾郎早就想應召入伍,是老婦拖累了他,老婦深知戰場無情,若……天有不測風雲,也必不會因此暗生怨懟,還望大人成全!”
喜歡寒門出了個狀元郎請大家收藏:()寒門出了個狀元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