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比懷此言一出,大家也覺得有幾分道理。
隻要米商有錢可賺,自然還會願意再把糧食運到浙洲,又何必多此一舉,非要漲價呢!
“蠢貨!”
見眾人一副讚同的表情,李淩峰忍無可忍,總算是把這兩個字罵了出來。
不顧他們的黑臉,李淩峰質問道,“商人將米運到浙洲不需要時間嗎?保持正常糧價,獲利不多,他們會大量往浙洲運糧嗎?”
“浙洲糧食的缺口是四百七十萬石,不是四十七石,也不是一兩萬石,這會兒離入冬也就三個多月,正常的糧價隻會讓他們像平時一樣多運一點,這三個月都隻多運一點,不過隻是杯水車薪!”
夏玉聞言一愣,猶如醍醐灌頂,一瞬間茅塞頓開!
他囁嚅道,“莫非李大人是想先將糧價抬起來,先讓他們大量往浙洲運糧,然後官府再出麵平抑糧價!”
“沒錯。”李淩峰點頭,“重病當用猛藥,官府隻要暫時把糧價提高三倍以上,還怕那些商人不往浙洲運糧嗎?屆時,源源不斷的商人往浙洲城運糧食,但浙洲百姓所需要的糧食是固定的,你們想想,到時候會發生什麼?”
需求不變,供大於求,價格下降。
這麼多的糧食在浙洲境內,而官府的糧價又高於市場價,所以短時間內老百姓都會去買商人的糧食,那市麵上的糧價自然而然就會下降,甚至會大跌。
屆時,官府再以正常的糧價將商人手裡的糧食買入,既可以屯糧,又能讓糧價恢複到正常水平。
幾人豁然開朗,看著李淩峰的眼神都變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這樣的話,浙洲官府還可以借機多囤糧食,為明年做準備!
而且先前李淩峰弄的那個“買撲”製度,讓總督衙門今年的庫銀大大補充,發還補償款後,是有足夠多的銀子去囤糧的。
“此計甚妙,驚為天人啊!”宋榮明白了其中關竅,麵上早已沒有了剛剛與色厲內荏。
夏玉激動得一拍大腿,忙開口道,“本官現在就張貼告示,將糧價提高到市價的三倍,再派人四處買糧,讓眾人都知道我浙洲缺糧……”
吳道醒見狀連忙上前幫忙,陳比懷抿了抿唇,也叫人前來,打算著手實施李淩峰所說的法子。
李淩峰看著眾人,“即便如此,保險起見,咱們也要派人去閩洲借調糧食,一來既能將浙洲缺糧的消息廣而告之,更具真實性,二來官府借調的利息較市場收購更低,明年浙洲不至於壓力太大,三來若是米商運的糧食不夠,我們也不至於慌張,到時候還可以把這些糧食稍低於市價賣出,也能短時間內平穩糧價……”
李淩峰話音一落,夏玉就一臉感激的從桌案上抬起頭來,“本官懂了,這是托底,無論如何,本官都會派人前往閩洲借調糧食的!”
說完,又開始伏於案前,埋首擬定告示,打算即日起就開始張貼告示,派人四處購糧,讓那些商人有足夠多的時間把糧食運往浙洲。
眾人討論了半個月的糧食問題終於有了眉目,夏玉幾人興高采烈,李淩峰也心情舒暢,早些把事情圓滿解決了,他也能早點回京。
這會兒去留園的宅邸恐怕已經修繕完成了,當時張氏封誥時,他托送旨公公往家裡遞了家書,這兩個月過去,也不知道家裡人是否已經前往京城。
還有月兒,無論如何,他都想再見她一麵。
[京城]
李老三帶著妻子女兒女婿外甥分了兩輛馬車,又有林家二十餘家丁護送,終於在一個月後抵達了京城。
一行人走在京城的街道上,林錦淳扒拉著小手拉開簾子,頭上束著小玉冠,穿著白色的錦袍,胸前有幾片水墨染成的竹葉,小小一隻,趴在外婆張氏懷裡,好奇的探出頭看向窗外。
“外祖母,淳兒想吃糖人。”他指著街邊賣糖人的攤子,一臉希冀的看著張氏。
張氏嗬嗬一笑,捏了捏他嬰兒肥的小臉,笑罵了一句,“小饞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