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荷回去後把這事跟顧建華說了,按關係顧建華這個堂叔比她這個堂嬸親近點。
但是顧建華沒多大反應,還沒有明月反應大。
本來他也不跟二房人親近,二房閨女結婚,結就結唄,到時候辦酒席,他們按流程去隨一份禮就行了。
也不用太貴,肥皂盒,毛巾啥的就夠了。
要說這事,顧梨寫信回去給她爹媽說,顧銀柱吳三鳳倆人沒生氣那是不可能的。
甭管對方是北大學生還是富二代,你作為女兒要結婚了,是不是提前得帶你對象讓你父母看一下。
同不同意先不說,至少讓他們先看一眼吧,讓他們初步了解一下對方。
這下倒好,直接下結婚通知了。
“小姑子真是能耐了啊,這上了大學暑假沒回來,寒假也沒回來,現在倒好,直接來信說自己要結婚了!”
“對方什麼人我們這也不清楚....”吳三鳳兒媳諷刺意味明顯。
但是這情況吳三鳳也不能出口教訓兒媳,因為兒媳說的全是實話。
顧二叔和顧二嬸張秀英倆人更彆提了,氣的都不想話了,這孫女真是上了大學翅膀硬了。
結婚這麼大事居然都不跟他們商量一下,直接定了。
這是沒把她爺奶爹娘放在眼裡啊!
不過生氣歸生氣,去首都還是得去,好歹看看女婿長啥樣啊。
唯一的安慰就是女婿也是大學生,是大學生就說明他將來混的不會太差,這結婚也不虧。
於是吳三鳳顧銀柱兩口子向大隊請了幾天假啟程去首都了。
顧二叔張秀英倆人老了腿腳不便,不方便趕路,就沒去,當然張秀英正在氣頭上也不想去。
這事瞞不住,很快被顧父顧母知道了,顧父也就心裡嘀咕一下明麵上是不會說的。
而且現在開春天氣熱了,他正忙著釣魚呢,沒功夫想彆人的事。
顧母就不一樣了,孫兒都長大了,自己也不下地了,養點家裡那幾個雞,照顧一下後院菜園子。
每天就是跟人嘮嗑溜達,悠閒的很。
自從蘇父也愛上釣魚後,就每天跟著顧父出去,倆人形影不離,蘇母也就跟著蘇父到向陽村,跟顧母嘮嗑溜達。
然後顧母就跟蘇母說起了這個事,倆人現在是分享八卦的好姐妹,那感情非常要好。
顧母,“也不知道那孩子咋想的。”
蘇母猜測,“老姐你說她過年去對象家住了,她不會...懷了吧?才著急結婚。”
顧母,“你說這個,我咋沒想到,這還真說不準!”
雖說倆人結婚前不能有那事,但是這玩意真說不準。
周圍發生這種事情的也不少啊。
那遠的不說,以前老二處的那個對象不就是懷了嘛,然後想讓老二接盤。
“要真是,那可真是丟儘她爹娘的臉了。”顧母說。
蘇母,“你說這孩子,咋也把對象帶回來給她爹娘看一看啊。”
顧母,“誰說不是呢。”
三天後吳三鳳顧銀柱倆人抵達了首都。
兩口子第一次出遠門,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城市,火車站也沒有接應的人。
不過好在鼻子下麵有嘴,知道問。
於是一路問著到了北大。
讓門衛大爺幫忙找一下顧梨,北大那麼多學生,顧梨也不是那種特彆拔尖優秀的學生,門衛大爺肯定不知道啊,
就問,“你姑娘哪個係的?我好幫你們問啊。”
哪個係的?
吳三鳳顧銀柱倆人哪知道係不係的,就說,“她學那個政治的,政治。”
這麼一說,門衛大爺就明白了,法學嘛。
就給去找了。
顧梨跟周應淮一起出來的,作為父母的哪有不想念孩子,又是從小寵到大的小女兒。
吳三鳳顧銀柱夫妻倆見到閨女又是高興又是生氣。
顧梨見到父母也有點高興,她道,“爸媽你們來了。”
吳三鳳,“能不來?你都要跟人結婚了!”
顧梨,“爸媽你們先彆生氣,我介紹一下,這是周應淮,也是你們女婿。”
“伯父伯母好。”周應淮很有禮貌。
談婚事肯定得出去說,於是四人找了個地,國營飯店。
也沒先談,大家先吃了一頓,總的來說,顧銀柱吳三鳳兩口子對周應淮這個女婿還是挺滿意的,初步印象挺好。
這小夥子無論是對他們閨女還是對他們態度,都挺好的。
就是最關鍵的彩禮這塊。
周應淮去結賬的時候,顧梨跟顧銀柱吳三鳳說,“爸媽,這個我們一會兒談。”
一會兒是多會兒,就是吃完飯,他們幾人到了招待所,顧梨把周應淮支走了,讓他先回學校。
“不是,你讓他走乾嘛?你讓他走了我跟誰談?”吳三鳳不解。
女婿家又不是本地的,爹媽都在老家,不跟他本人談,跟誰談。
顧梨,“爸媽,彩禮我不打算要,應淮家條件不好,出不起彩禮。”
不要彩禮?
吳三鳳傻眼了,“你結婚不要彩禮?你白送人家?”
顧梨惱了,“媽你說什麼呢,什麼叫我白送人家,又不是賣給他了,我們倆隻是相愛結婚,成立一個新的家庭。”
“不是說他娶了我,就是他人了,我把我自己賣給他們家了。”
吳三鳳擺手,“得得得,你彆跟我扯那些沒用的,你是傻了嗎不要彩禮!”
顧銀柱也很無語,他道,“閨女,你這書讀的越來糊塗了。”
彩禮怎麼可能不要,隻是或多或少的問題。
“爸媽,你們真是一點都不理解我!”
顧梨真是要氣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