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也不會站在她身後,就是書裡說的沒靠山,沒底氣。
顧三姐,“唉,對不起啊小荷,你可能察覺到了,三姐那段時間,也不知道怎麼了,每天就是那副樣子。”
要死不活的。
她發現李家人可怕,村裡人的指指點點同樣可怕。
“不用多說三姐,我理解的。”蘇荷道。
顧三姐就笑了,起身從櫃子抽屜裡拿出兩雙鞋子說,“我這幾天趁中午時間,給倆寶做了雙小鞋子,一會兒你帶回去。”
蘇荷接過來看了一下,“三姐你做的真好看,我就替倆寶謝謝他們三姑了。”
顧三姐擺手,“這有啥,應該的。”
又聊了會兒,顧建華蘇荷倆人就出來了,蘇荷跟顧建華道,“三姐現在過得不錯。”
顧建華點頭,“王組長人不錯。”
夫妻之間能互相影響,每天跟喪氣,處處貶低你的人生活,你就算自身開朗陽光,也免不了被對方影響從而懷疑自己。
蘇荷也是這麼覺得,所以這找對象結婚,必須要擦亮眼睛找了。
到家時已經兩點鐘了,顧父下地去了,國慶節中秋節的跟農民沒關係,照樣得下地乾活。
倆寶在睡覺,顧母要給他們熱飯,蘇荷說吃過了,顧母就了然,在親家那兒吃了這是。
箱子裡的梨還有三分之二,小蘋果紅棗也是,蘇荷拿出一點,這是送給顧二姐的,其餘剩的一分為二,一半放後屋,一半留給顧母了。
“娘你和爹吃。”
顧母跟蘇母一樣,就拿了幾顆棗子和小蘋果,“不用不用,我們嘗嘗味道就行了,哪兒吃了這麼多,快你們自己拿回去。”
最後一頓拉扯,梨顧母就留了兩個,小蘋果留了一半,其餘的都給蘇荷了。
長輩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愛他們。
蘇荷也不勉強,以後每天吃飯切一顆梨就是,這樣大家都能吃到。
左右倆寶在睡著,這會兒蘇荷又不想讀書,就拎著東西來顧二姐這邊了。
送給顧二姐家的果子,比顧三姐家的多,不是因為她心裡對兩家有比較,而是顧二姐家人多,再者顧二姐條件沒顧三姐家好。
不說以前,就現在顧三姐跟王組長在一起,就倆孩子都大了,倆人又上班。
月月都有進項。
顧二姐家六個人,就二姐夫一個人下地乾活,顧二姐在家看娃,三個閨女又要讀書,就一個人賺錢,養好幾口人。
今年年初顧母跟顧二姐說,讓她把娃送這邊來,她看著,讓她下地去,顧二姐說孩子還小,等到一歲再說。
其實也怕顧母一下看三個娃看不過來。
再者孩子確實有點小,年初那會兒才六個月,還沒斷奶,如果送去顧母那邊,中間不回來喂奶,就得喂奶粉,他們哪喂得起奶粉。
也怕顧母喂倆寶奶粉的時候,一同給她兒子也喂了,這種情況一次兩次,回回哪行啊!
到時候又該吵吵了。
所以為了種種,還是先彆讓顧母看了。
顧二姐自己看著,不過顧二姐在家也沒閒著,養了三頭豬,三十多隻雞,兩頭母牛。
豬是給大隊養的,年底可以換工分,雞下的蛋可以換錢換票,牛奶賣給供銷社換錢,生的牛犢子也可以換錢。
不下地也有辦法賺錢。
蘇荷過去時,正好碰上顧二姐在喂豬。
“小荷,你咋過來了?”顧二姐揚起笑臉。
明明就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但顧二姐這語氣這表情給人的感覺就好像她在很歡迎你,很喜歡你。
顧二姐這人就是這麼神奇。
“今早我跟建華去青山大隊果園摘了點果子,給二姐你們拿點過來。”
聽聞,顧二姐就笑道,“你們自個兒留著吃得了,咋還給我們送過來。”
蘇荷,“給孩子們吃。”
顧二姐就不說啥了,給蘇荷看她養的三個豬,“看我養的行不?”
蘇荷,“行呢二姐,這豬肥的,年底能換不少工分。”
顧二姐就說,“明年我也下地去,紅軍放娘那邊。”
雖然她這養雞又養豬養牛的,也算家裡的進項,但這些動物她就算下地了也能養。
她得下地乾活,靠她男人一個人,壓力得多大。
蘇荷點頭,“可以二姐,其實現在把紅軍送到媽那邊,你下地乾活也行。”
這收苞米得收好一陣子,冬天還要去扒皮,都可以掙工分。
顧二姐,“今年就不了,明年吧,明年開春。”
蘇荷也就不說啥了,跟著顧二姐進了屋裡,顧二姐招呼她幾個閨女,“給你舅媽倒水。”
不用顧二姐說,老大明月麻溜的給蘇荷倒了一杯水,“舅媽喝水。”
老二春晴是大姐的跟班,很有眼力見,看大姐在倒水,她立馬就搬過來凳子讓蘇荷坐。
老三在搖弟弟的搖籃。
蘇荷就喜歡顧二姐這三個閨女,太招人稀罕了,就道,“來吃果子。”
給三個閨女一人抓了兩個果子,123小蘋果,也給了顧二姐一個,“二姐你也嘗嘗,脆甜脆甜的。”
顧二姐就接過嘗了一口,“確實不錯。”
“你們倆今天一大早就去了啊?”
倆人閒聊。
蘇荷搖頭,“不是,十點才出門的,我今天睡到了九點才起。”
顧二姐就說,“咋尋思去果園了?”
“這不國慶中秋放假,建華局裡發了禮,就是這果子,我嘗著味道不錯,就想去摘點拿回來吃。”
她是不會特意說是因為想給她大哥郵果子才去的果園。
“長意長安現在也能吃了,給他們削皮拿手上啃。”
顧二姐想了一下笑道,“確實,這果子也不大,倆寶拿著正好。”
蘇荷也笑,“用勺子給他們刮糊糊也行。”
倆寶不挑食啥都吃,六個月後,就給他們吃雞蛋羹米糊這些,現在大點了給他們吃點蔬菜水果啥的,也都吃。
就像書裡說的,倆寶是天使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