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意顧長安他們姐弟倆,喜歡他們嗎?
薑悅迎薑思齊倆人覺得,在員工方麵,工作能力上麵,應該是挺喜歡的,畢竟是好員工。
但是感情方麵,肯定沒有啊。
他們接觸的時間都不多,一年見麵次數十個手指頭都數的過來。
“媽,你就不希望我娶蘇姨女兒,我姐嫁給蘇姨兒子?”薑思齊沒正麵回答薑母的話。
薑母,“我希望有啥用?我希望肯定希望的,希望你們姐弟倆,一個嫁得好,一個娶得好,但是人家稍微有點家底的人家,講究門當戶對。”
說實話薑母雖然平時嘴上吹噓,但心裡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說彆人家,就她閨女兒子那個老板。
人家開好幾個店不說,本人還是北大老師,親戚們也都很厲害,跟這種人家結為姻親,那必須是旗鼓相當門當戶對。
至少人家未來女婿,兒媳得是大學生起步。
薑思齊,“那不就得了,隻要我跟我姐有一個人成功了,以後我們家日子就差不了。”
不是他貪人家財產,而是事實擺在眼前,無論他姐成為蘇姨兒媳,還是他成為蘇姨女婿。
他們家日子以後,不能說飛黃騰達,那過得差不了,至少這海參鮑魚是天天吃了。
薑母,“好好好,能不能入人家姐弟倆眼就看你們本事了。”
沒事,年輕時候誰沒幻想過,她當初還挺喜歡他們廠長兒子呢,不還是嫁給孩兒他們爸了。
要是她閨女兒子真能入他們姐弟倆眼,也是倆孩子的本事。
薑母以前不知道那老板長啥樣,也不知道老板倆孩子長啥樣,對自家倆孩子長相上是挺有信心的。
至少她閨女長的是挺好看,當然兒子也不差。
後來有次周日,休息,想著閒著也是閒著就去飾品店服裝店看了閨女兒子,之後又去了餡餅店。
就是今年夏天,八月份那會兒,就見兩個孩子口裡的蘇姨,就是他們老板。
以前是她對外地人有偏見了,她沒想到人老板那麼好看,那麼年輕那麼有氣質。
還有人家那四個孩子一個賽一個好看。
老大老二還都是高材生。
薑思齊對自己很有信心,“媽您就瞧好吧。”
薑悅迎,“媽,你不能再讓我找對象了,也彆給我介紹。”
“好好好,不過25歲之前,你們倆個必須結婚。”
她得給倆孩子定個時間期限,彆人不鳥他們,他們倆默默喜歡人家,好好的年華都花在這沒結果的事情上。
“知道了。”
人的幻想是無限的,姐弟倆晚上睡不著覺,腦子幻想著以後的事情。
薑悅迎幻想跟顧長安談戀愛的畫麵,又幻想他們倆人結婚後,蘇姨把店鋪全交給了她打理,她成了老板,過年過節或是發工資的時候也像蘇姨那樣。
畫麵很美好,比起跟顧長安的交往,薑悅迎更向往結婚以後當老板的日子。
她想如果她當了老板,服裝店像朱琳琳那樣的人就不能用,還有台球廳那幾個,就知道談戀愛不好好工作。
薑思齊幻想的也差不多,蘇姨那麼多店,到時候肯定要交給他這個準女婿打理啊。
幻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第二天醒來還是要工作。
不過姐弟倆想,他們以後一定要更認真更努力工作,這樣蘇姨對他們的印象好之又好。
1983年過年是在2月13號。
所以蘇荷給大夥寄的海鮮都在年前收到了。
顧家這邊親戚,顧大姐那份蘇荷跟顧三姐那份給一起寄了,到時候麻煩顧三姐他們送過去,春晴那個單獨寄的。
白石頭從郵局拿了包裹,回到家裡跟春晴說,“舅媽寄來的。”
一並寄來的還有一封信,春晴這邊沒有電話,隻能用信溝通了,春晴打開看了一下。
“舅媽說從大連那邊買了點海鮮,看我們愛吃,就寄點給我們嘗嘗。”
兩口子打開包裹,各種海鮮食材。
白石頭吃過海鮮,但不會做啊,尤其是這種乾的,他拿起一個乾海參有點犯難,
“媳婦兒這是啥玩意,咋吃啊?”
他從小到大,吃的最多水裡的東西就是魚了,還有蝦皮,然後今年夏天去京市一趟,吃到了大蝦,扇貝,蛤蜊,還有鮑魚,跟紅燒肉燉的。
春晴也沒見過海參,不過她看信裡舅媽寫的,黑黑的跟手指頭差不多長的,她道
“這玩意叫海參,舅媽說是個好東西,我們吃得先用水泡然後跟蔥燒”
她舅媽很貼心附上了菜譜。
白石頭,“這麼多東西,應該不便宜吧,咱們給舅媽回點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