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沒想到嶽父嶽母會給他們買車。
從他們結婚生孩子前前後後,他嶽父嶽母快給了有三十萬吧。
韓書宴覺得,這種放在全國那都是很少見的,他媳婦兒二舅閨女算一個,其他人他沒見過這樣的。
長意這邊也被同事們問著與韓書宴相似的問題。
“你爸媽給你買的?哇靠!你爸媽對你也太好了吧!”
“長意你家幾個孩子啊,就一個閨女嗎?”
“她家四個孩子,她有個跟她同歲的龍鳳胎弟弟,還有一對龍鳳胎弟妹,是吧長意?”
這種組合著實罕見,說了一次同事就記住了。
長意,“對,我家四個孩子。”
有個同事就驚訝,“你家有弟弟,你爸媽還給你買車啊?而且你都結婚了!”語氣有點酸溜溜。
“你這話說的,人家父母不重男輕女,愛孩子唄,愛孩子的家庭,男孩女孩結婚與沒結婚有什麼關係啊!想給閨女買就買嘍。”其他同事就說。
那同事笑笑,“也是啊,長意你弟弟也結婚了嗎?”
“沒有,不過他有對象了,談了好幾年,雙方爸媽都見過了。”長意胡扯了一句。
省的以後她同事要給她弟介紹對象。
長意韓書宴著實讓同事們羨慕了一把,不過羨慕也沒用,人家投了好胎,擁有一對有錢且愛閨女的父母,而韓書宴則是找媳婦的眼光比較好。
直接躺贏了。
開車確實不一樣,有了小轎車顧建華每天去買菜從貨車變成了小轎車。
陸錦程又自薦枕席當司機了。
貨車顧建華不咋願意開,興趣一般,但是對轎車可不一樣啊,他道,“那行,回來時候我開。”
陸錦程,“好的好的姨夫。”
有了小轎車乾啥都方便多了,可以去菜市場買菜,送長筠長歡上學,帶著大孫女以及四位長輩出去兜風等等。
蘇荷顧建華兩口子買小轎車這事根本藏不住,很快被親戚們知道了。
顧二姐二姐夫倆人坐上去跟著顧建華溜達了一圈,二姐夫拍拍坐墊,“這坐小轎車,跟坐驢車馬車,感覺大不一樣啊!”
驢車馬車一點都不平穩,走起來,一噔一噔的。
小轎車平穩又快。
“你這話說的,人這是喝油的,驢馬吃草的,能一樣了?”
小轎車不錯,眾親戚們都挺羨慕,不過羨慕歸羨慕,他們沒有買的想法。
太貴了!
十八萬一輛,有那錢乾啥不好啊!
有那十八萬塊錢,他們可以開好幾家店了。
曉梅張晨兩人就是這麼想的,他們要是有十八萬塊錢,就拿去開店,十萬存起來,拿八萬塊錢去開店。
隻可惜他們沒有,他們存款還沒到十萬。
曉梅跟張晨叨叨,“咱們存款夠十萬就開第二家店,明年一年盈利加起來就夠十萬了吧!”
她家包子鋪生意很不錯,每個月盈利有三千以上。
一個月賺三千塊錢,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那是相當厲害了,乾啥都夠花了,畢竟人們普遍工資一個月還是四五十,五六十左右。
但是賺的錢多,隨之花銷也大。
以前在老家她穿衣服,隨便什麼衣服,隻要沒補丁的,那都是好衣服,小皮鞋有一雙,過年過節才穿一回。
而來了京市,尤其是他們兩口子開了包子鋪賺了錢買了房子鋪子,各種。
再加上兒子出來了,曉梅覺得自己消費觀念突然變了。
舅媽店裡賣的一件好幾十塊錢的衣服,她買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鞋櫃滿櫃都是皮鞋,她覺得自己現在就突然講究起來了,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
她想可能這就是有錢的底氣,以前沒錢時候,在老家,她和張晨倆人,一個月加起來三十塊錢工資,還能存下二十塊錢。
而現在他們一個月開銷最低二百,有時候五百,一千都有可能。
就過年時候,她給家裡人買了點衣服,還有讓舅媽幫忙定了那什麼海參鮑魚啥的,就花了一千五百塊錢了!
總之人這個東西,沒錢的時候日子過得摳搜也還能過去,但是有錢了不想摳了,就不想委屈自己。
她想了想,他們現在不想買小轎車,無非就是錢不夠吧!
要是存個百八十萬的,買一輛小轎車不是輕輕鬆鬆的事。
張晨,“你現在也可以開第二家鋪子,咱們錢夠。”
曉梅搖頭,“不不不,咱們還是先攢夠十萬塊錢,然後把這存銀行,一般情況下不拿出來,這十萬塊錢是咱們兩口子的退路,家底,底氣!”
她一定要存十萬塊錢。
“行,其實不開第二家,咱們這包子鋪也夠咱們一家生活了。”張晨說道。
曉梅,“不行,就靠一家鋪子,咱們啥時候能攢夠買小轎車的錢啊!”
小轎車肯定是要買,但不是現在買,看十年八年以後的。
“你看舅媽要是沒開其他店,就靠咱老舅那餡餅店,彆說小轎車了,估計跟咱們一樣都沒攢夠十萬塊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