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謝易知等從東瀛高價買來自動換梭織布機後,他第一時間就召集了港城大學和花州大學機械學科的大佬們。
俗話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
科學家和學者們也是需要吃飯的正常人,現在有一個豪橫的金主爸爸砸錢讓他們研究改良織布機,他們當然不會推辭。
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在有足夠的‘樣品’讓他們改良試驗下,全新的自動換梭織布機誕生了!
性能和操作便捷度更勝東瀛機器一籌!
等第一批作戰服出廠後,謝易知也開始了他的絕地反擊!
那些因為謝易知沒有按照他們預想的劇本行動的布商們還在生氣罵娘的時候,對他們的獵殺才剛剛開始!
首先就是把織布機成品和各項研發報告打包送到法蘭西去參加不定時舉辦的‘萬國博覽會’。
這是繼工業革命以後,歐美各國之間交流工業發展的盛會。
原本華夏是不在受邀請行列的,但是三生公司是一家合資公司。所以他們很順利的就拿到了入場券。
博覽會開始後,他們作為英屬背景的公司,得到了角落裡的一個小展台。
英吉利代表團的忽視沒有讓他們氣餒,還是把他們的機器展示了出來。
並且按照謝易知的安排,他們直接在現場演示織布流程,並且找了很多年輕人身穿統一服裝,在展廳內行走著做宣傳。
現代的營銷手法果然還是好用,很快他們的站台就聚集了一圈好奇的人。
原本他們隻是好奇這些黃種人到底在做什麼,隻是想過來湊湊熱鬨、看看笑話。
沒想到最後他們自己變成了笑話!
他們徹底被改良過後的新型織布機吸引了!
這樣造價低、產能高的機器,簡直是一項壯舉好嗎!
什麼?這是華夏人做的?
華夏人怎麼了?能幫我們省錢就是好人!
商人們才不管這機器是產自哪裡,隻要能讓他們獲利,家族宿敵都可以把酒言歡……
第一步,在世界上打開了知名度已經完成。那麼第二步就是返程碾壓了!
慕強幾乎是所有人的本能。
一個華夏人自己做出來的產品,能讓向來自視甚高的洋人都追捧,那還能是差的?
所以,在得到法蘭西的反饋後不久,謝易知便開始部署輿論戰。
《珠江時報》就是謝易知讓謝玉敏去花州籌辦的報紙之一。
因為主編是花州的著名文化名人,所以報紙一經上市,也獲取了一些穩定的讀者。
但最多也隻能做到如此了,畢竟已經創刊10餘年的《花州日報》已經占據了嶺南的主要市場。
反倒是作為娛樂報紙的《粵海周刊》因為內容新奇,娛樂性強,在這個賽道又沒有競爭,一經問世,很快的就進入了花州市民的生活中。
原本報館的人還以為《珠江時報》還要慢慢的熬,沒想到幕後老板直接送來了獨家新聞。
並且還安排了跟蹤報道!
第一天,一記驚雷告訴大家謝氏做出了舉世聞名的織布機,吊足讀者胃口。
第二天,詳細的介紹博覽會的盛況,讓讀者心潮澎湃!
第三天,講解織布機研發背後的故事,讓讀者體感受其中艱難。
第四天,介紹這一切幕後之人,連州謝氏,打造其民族企業家的形象。
第五天,牽出謝氏在倉庫被毀之後,逆境中崛起,讓讀者心生同情。
第六天,直接重磅宣布,新式織布機價格隻有老式價格的一半!並且接受預定,先到先得!
六天的報道,每一天都在結尾處留下懸念,讓讀者不得不第二天眼巴巴的再去買報紙。
於是,《珠江時報》的訂閱量劇增,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的讚助。
而全嶺南的布商們和紡織廠廠主們則紛紛前往連州訂購機器!
===============
連州永福巷,錢宅書房。
錢遠昌已經一身灰敗之氣的枯坐了許久,他麵前的書桌上靜靜的躺著一張《珠江時報》。
旁邊放著的茶水早已涼透,放在地板中間的冰山汩汩冒著涼氣,但也不及錢遠昌此刻冰冷刺骨的心!
一直低頭站在旁邊的大管家微微抬頭,看見自家老爺的神色無奈的在心中歎息。
又過了一會兒,錢遠昌的身子終於動了,但此刻的他好像瞬間老了10歲。
他嘶啞的聲音在管家耳邊響起。
“這下,我們徹底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