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推測出,這楚真人,身份極為不簡單,尋常公侯王爺都比不過。
“這些玉米你拿回去好生保管著,放入糧倉內,分三份保管!”
朱元璋將玉米交給李鑒,囑托他務必保管好。
“是,陛下!”
李鑒恭敬接過這一袋玉米種。
雖不到一斤重,卻讓他感到沉甸甸的,陛下對這玉米重視非常,若是出了差錯,整個內宮監都得人頭落地。
“這一包玉米,伱稱一下多重。”
朱元璋再把楚禎用秤稱的玉米交給他,沉聲道“當著朕的麵稱,換三把秤,讓三個人來稱!”
“……是,陛下!”
李鑒麵不改色,心中卻已驚疑不定。
換三把秤,讓三個人來稱,陛下對這一紙包玉米重視程度更甚方才!
他不知道的是,朱元璋親眼看著楚禎用那把模樣古怪,但精細度非比尋常的秤,稱出了《赤腳醫生手冊》中的一兩,分彆交給他和李世民,外加那兩個小姑娘。
這一兩到底有多重,關係到日後大夫開藥方所用藥量,豈能不慎重?
很快,第一把秤出玉米重為一兩四錢。
其餘兩把秤也很快拿來,並稱出誤差並不大,都是一兩四錢一分左右。
“二十兩金錠,相當於楚禎那裡的十四兩左右,是這個數了!”
朱元璋很滿意,令李鑒賞賜三人,將這包玉米也拿去存放起來。
李鑒剛離開,就有太監前來稟告
“萬歲爺爺,都督僉事毛驤前來朝見!”
“毛驤?”
去楚禎那做客回來的朱元璋,略想了想才記起來這件事,“讓他進來。”
“是……宣都督僉事毛驤覲見!”
不多時,一身穿暗紅色鬥牛服,頭戴三山帽,約四十餘歲的男子走進華蓋殿,朝著朱元璋恭敬行揖拜禮
“臣毛驤參見陛下!”
“免禮,賜座。”
待太監拿了椅子來,朱元璋才迫切問他“查得怎麼樣了?”
“陛下,臣慚愧,未曾查出胡惟庸謀反的證據,隻查到他與韓國公,吉安侯陸仲亨、平涼侯費聚等多有書信來往,另有胡惟庸擅權枉法,以公謀私等大小案件三十七起,請陛下過目。”
毛驤示意太監將奏折呈上,先前他進門前,這些帶來的東西都已經被太監暫時收去。
“好個中書省丞相!”
朱元璋看著滿滿一堆書寫胡惟庸罪狀的奏折,殺意在眼中閃過,可又看到奏折中排在第一的那一份。
韓國公,李善長。
朱元璋硬生生的止住了怒火。
這一位是從他還跟著嶽父起兵,還未有自己勢力時就跟隨在他身邊的人。
他改元建立明朝後,李善長又因功高而封左丞相,宣國公,再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改宣國公為韓國公,年祿四千石,世襲罔替。
胡惟庸是李善長舉薦的。
之前汪廣洋等人彈劾他恃寵而驕。
臨安公主嫁給了他兒子李祺。
……
朱元璋安靜看完毛驤查出的,李善長寫給胡惟庸的幾封書信,問“太子知道此事了嗎?”
“臣已稟告太子,但太子並未看過信件。”
“去叫太子過來。”
朱元璋吩咐宦官道。
大殿內安靜許久,毛驤才再次聽到聖上下令
“去牢裡提胡惟庸來!”
“胡惟庸……?是,陛下!”
宦官差點以為自己聽錯,確認陛下沒有神情變化後,才連忙去傳令。
毛驤心中咯噔一下,額上開始冒汗。
胡惟庸,不,丞相死不了了?
他查這件案子,豈不是把丞相得罪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