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麒麟非常通人性,此刻也昂首挺胸的直起身子,惹得漢武帝大喜的撫著鬃毛道“這馬很喜歡你呢,是匹好馬。”
“我不要人幫也可以上馬。”遙渺渺仰頭道,卻在低頭找不到馬鐙時笑容僵在臉上。
馬鐙懸掛在馬鞍兩側,在上馬的時候,可以讓騎馬之人踩著跨上馬背,騎馬的時候,可以讓騎馬人踩著支撐雙腳,並借用腰部和腿部的力量穩定身形不至於從馬背上跌落,從而解放雙手用於劈砍拉弓。
遙渺渺轉頭看下周邊的軍馬,都隻見配了馬鞍,沒有馬鐙。
漢武帝的時代,馬鐙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若有了馬鐙,騎兵的戰鬥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騎兵作戰方式將不再是單一的高速暴力對衝,而是騎兵的雙手得以拉弓射箭,手持各色兵刃在馬上對戰。
若她告訴漢武帝,漢武帝定然欣喜萬分,大力推廣。
可是接下去呢?
隻要看到馬鐙的使用場麵,馬鐙的工作原理和構造就會簡單的幾乎沒有技術可言,匈奴馬上就能學會並普及。
大漢是農耕文明,兵役也是短期的,大多都是農民出生,終身兵役製要到東漢才開始,即便騎兵接觸馬的時間也不長。
現在大漢騎兵能碾壓匈奴,是因為農耕文明可以大量囤積糧食以避免冬日牧草缺乏,是因為將士令行禁止的強悍紀律性,以及武器盔甲的優越性。
匈奴是遊牧文明,匈奴人自小長在馬背,平時狩獵放牧都倚靠騎馬。
一旦馬鐙推廣,匈奴騎兵的戰鬥力將是質的飛躍,不是大漢騎兵借助外力能追趕上的。
屆時,大漢和匈奴之間的戰爭,將會再次攻守易行,大漢將會再次被匈奴的鐵蹄踐踏。
她若想改變曆史,再也沒有比馬鐙更加簡單,更能顛覆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戰力優劣,更能改變華夏乃至世界曆史的了。
她不懂鐵器的鍛造方法,也不懂馬鐙具體的尺寸,但隻要她輕輕說出馬鐙大概的樣子,大漢有的是鐵匠會去依言鍛造,不停的調試尺寸,從而造出最佳的馬鐙。
她剛才還在想,要不要借漢武帝之手,殺了李季。
可此刻她不敢說了。
與其說是她發現了馬鐙,她更覺得這是天道對她的警告。
回望曆史,人往往知道在哪個時間節點錯了,但一旦曆史改變了,誰又能預知曆史將走向何方。
她若說李季說的是假話,是李季對她下的毒,漢武帝可以將李季碎屍萬段,以確保李季死得透透的。
那麼被李季剜心而死的新娘都可以不用死,可是曆史必然也會改變,至於走向何方,誰也不知道。
知道這隻蝴蝶煽動一下翅膀,將會引起一場風暴。可若是將這隻蝴蝶殺死,又怎麼斷定,其他蝴蝶煽動翅膀將會引起更大的風暴呢?
漢武帝察覺到遙渺渺的遲疑,關心的問她是不是不舒服。遙渺渺搖了搖頭,還是踩著馬夫的後背上了小馬駒。
這是她對天道的妥協。
馬鐙,應該在它該出現在曆史上的時候出現。
曆史的走向,涉及千萬百姓,她沒有資格去決定他們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