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路都不一樣?”
嚴妍妍若有所思。
這句話聽起來像是什麼人生大道理,但結合現狀,她隱約意識到這大概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徐少俠,那你看……我的路要往哪兒走?”
徐年沉吟了片刻,指了指自己的斜後方:“嚴小姐可以試著往這邊走。”
斜後方看不見上山的路,更像是在山腳下徘徊。
嚴妍妍問道:“每次換了位置後,這方向……也會變嗎?”
“不會。”
“所以我隻要記準徐少俠指出來的方向就行了,對吧?”
“方向是這個方向,不過嚴小姐每次變換位置後,還是得要自己調整,尋找正確的方向,以免偏差。”
“我應該聽明白了,謝謝少俠,那我們……山腰見?”
“回見。”
徐年繼續往前走,嚴妍妍朝著徐年指出的方向走去。
兩人擦肩而過。
在雪地上留下兩行交錯的足跡。
嚴妍妍的天賦雖然不怎麼好,但單說這悟性卻還可以,徐年沒有說得太直白,但是嚴妍妍問出方向會不會變化時,顯然就已經領會到了登山的秘訣。
在這座大雪山上,肉眼所能夠看見的上山路都是假象。
大雪山上的空間層層疊疊分為了很多層,每個人其實都在不同的空間層裡麵。
這也是徐年剛剛說每個人上山路不同的原因。
不能去相信眼睛看到的表象。
而是要通過這些層疊空間一瞬間的歸位,把每個人重新錨定在大雪山上所帶來的位置變化,來判斷出正確的方向。
顯而易見。
黑道人不可能是指望這些來登大雪山的人能夠破解他的空間技法。
所以這隻能是在考驗每個人方向、距離的敏感性。
這也是修行空間大道的重要素養。
就如一個人若想要練習箭法,首先看重的是目力如何,若是目力不夠,便是這手上再有勁再怎麼穩,連百步外的目標都看不清楚,也就不用想著什麼百步穿楊了。
不知道黑道人在半山腰之後還設下了什麼樣的考驗?
仍然會和空間大道息息相關嗎?
難道黑道人把這些人引到大雪山上,真的隻是為了挑個傳人出來,是自己多心了嗎?
徐年信步而走。
他沒有走在上山的路上,但卻已經離半山腰近在咫尺了。
其他上山的人都需要依賴空間重新錨定時的位置變化來判斷正確的方向,但是徐年顯然不用,畢竟他早就從黑道人處得到過宇字石印章,若論空間大道,他比黑道人是比不過,但怎麼也算是入門了。
分辨出大雪山上這些層層疊疊的空間,不是什麼難事。
剛剛嚴妍妍向徐年問路的時候,徐年的沉吟不是猶豫該不該說,就是在找出嚴妍妍所處空間的正確方位。
走了一陣後,徐年停了下來。
他已經到了。
略作等待。
眩暈感再次襲來。
徐年順應得閉上了眼。
再睜開時。
已經來到了半山腰。
周圍無人,風雪依舊,但有一間可以避風雪的小屋。
徐年上次登山時沒有見過這間屋子,大概是黑道人專門為了這場考核做的準備。
徐年走進小屋。
跨過門檻的瞬間,便感覺到了一陣溫暖,似乎寒冷都被擋在了外麵,屋內灶台也燒得正旺。
灶上有一口大鍋。
徐年解開了鍋蓋一看,米香撲鼻。
這是一大鍋米飯。
米飯不止是白淨,還泛著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