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嫡!
寧書萬萬沒有想到祖母會突然問起這個,出事之後根本沒有任何的訓話直接責罰,如今才問起又是為何?更何況作為一個假的寧書,她對當日之事的確了解的不多,她從江姨娘那裡了解到世子爺之所以厭惡寧書是因為寧書對世子動了不該有的心思。可是這個解釋卻經不起思量,作為世子就算沒有遇見過也該聽聞過這種想著攀高枝的庶女,身為世子當真小氣到跟一個小小的庶女計較?莫非……寧書心裡“咯噔”一聲,莫非世子爺有了什麼把柄落在寧書手中?可是這也說不通,堂堂世子怎會有把柄落在原本的寧書手裡?
“書丫頭!”寧老夫人的聲音裡帶了絲厲色。
寧書一驚,立刻回過神來,她有些茫然地望著寧老夫人,微張了嘴,竟是不知道怎麼為自己辯解。
寧玨偏過頭重重地冷哼了一聲,寧老夫人有些不悅地看向他,道“彆以為書丫頭話說的漂亮就給你圓過去了,若不是看在你是二房長子的份兒上,單憑你今日所做之事剔除宗譜都不為過!”
寧玨的臉色終於慘白了幾分。
“仇視世子,此為不忠;頂撞父親,此為不孝;眥睚必報,此為不仁;驚嚇長輩,此為無禮;神情傲慢,此為無知!我寧府長子豈會是爾不忠不孝不仁無禮無知之輩!”
隨著寧老夫人一句一句道出,寧玨的臉色越來越蒼白。就連一旁的寧書,心也跟著揪緊了。
寧書藏在袖子裡的手,指尖顫了顫,而後緊緊攥成拳。她走到匡元麵前,福了福身子,道“之前是寧三不懂事,衝撞了世子,惹得你心裡不痛快,三娘給世子爺賠禮了。”寧書長長的睫毛顫了顫,像是鼓足了勇氣一般抬眸望向比自己高了半頭的世子。澄澈的眼直直望進匡元的眼底深處,她咬了下淡粉的唇瓣,聲輕卻清楚地緩緩說道“世子爺寬宏大量豈會跟三娘計較,那點小小的誤會也不值得說給長輩們聽呢,世子爺說是不是?”
清清冷冷的聲音裡,三分無奈,三分禮數,三分祈求,還有一分警告。
匡元果然變了臉色,像是沒有料到寧書會說這話一般,他望向寧書的目光竟像是第一次認識她似的。他再抬頭看眾人臉色,更覺得寧老爺和寧老夫人的目光裡有了深意,不知怎麼的就有入了圈套的錯覺。匡元臉上原本的憤怒和傲慢也淡了下去,他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對著寧老爺道“今日之事雖說令府大郎莽撞了,但卻是為母,其孝心可表。母妃也隻是受了點驚嚇,如今已經無恙睡了,還望可憐大郎的孝心不要責怪他。”匡元頓了頓又說“至於什麼前院的婁媽媽……我與母妃都是不認識的,我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府上的幾位家醫也不必一直留著,免得府上其他人有所需要。”
寧書藏在袖子裡緊緊攥著的手逐漸鬆開了,看來她猜對了。
匡元跨步走到寧玨麵前,朝他伸出手。後者猶豫了一下看向寧老爺,寧老爺點了點頭,他才搭上匡元的手站起來。
“多謝世子體諒。”寧玨道謝,可那聲音裡卻聽不出謝意。
匡元不以為杵,笑道“子玉賢弟光明磊落,行事果斷實乃我大匡的棟梁之才。”
寧老爺目光閃了閃,笑道“老夫也覺得晚一輩裡頭玨郎頗有老夫當年上陣殺敵的架勢。”他看向寧奉,指了指寧玨,“此子不錯。”
二爺寧奉嘴角的笑有點尷尬,盧氏與宋氏低頭不語皆各有思量。
宅門深院裡頭,誰沒點自己的思量,誰說話不是帶著好幾道彎兒呢?好好聽著,好好琢磨著,才不至於走錯了招兒。
寧老夫人放下茶杯,“王妃已經休息了,咱們還是先走吧,省得再吵了她,有什麼話明兒個再說也不遲。”
寧老爺點頭,道“都散了吧。”他還想對寧玨說些什麼,就見端月從外頭走進來,一臉喜色的樣子。
“是邊境來的家書呢!許是大爺就要回來了!”端月笑著的將信遞上來。
大爺寧宗離家許久,他來了家書,無論是寧老爺還是寧老夫人都無暇再顧及寧書、寧玨了。寧老爺展開家書一目十行看過,“恩,信上說他不過半月就回來了。”
“總算有消息了!”盧氏一臉喜色,這個平日裡不苟言笑的大夫人此時是真的發自內心的笑了。她急忙吩咐身邊的大丫頭“杏月,快回去告訴大姑娘和瑾郎。”二爺和宋氏也是感慨大爺走了太久,甚為想念。就連世子都想知道邊境的戰役究竟如何了。
寧府眾人便以不擾王妃休息為由各自回了院子。
淑節院裡,寧老爺卻是自回來就愁眉不展的樣子。
“老爺,宗兒馬上就要回來了,他這次回來可是領了戰功的,那是天大的喜事,你怎麼還愁心成這樣?”寧老夫人坐在他對麵,“比起宗兒,玦郎那兒都是小事,不過是小孩子家胡鬨,如今天下這形勢,說句大不敬的話,他祥王也要倚靠你的助力,你也不必憂心!”
寧老爺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有些煩躁地擺了擺手,道“不是那幾個孩子,而是宗兒這回寄來的家書並非親筆。”
寧老夫人愣了一下,半是驚愕地問“老爺,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許是他太忙讓軍師或是什麼人寫的呢。”
“這字跡有些熟悉。”寧老爺搖了搖頭,低頭看著家書仔細思索。
“要我說你就是瞎操心,”寧老夫人不滿地看了他一眼,“棋丫頭的婚事,你到是拿個主意。琴丫頭是有了婚姻的,她那親事是極好的,也是我素來疼愛她。但是棋丫頭的婚事可是容不得半點大意的。”
寧老爺便笑道“後宅的事兒還有你做不了主的?”
“你也彆笑話我。”寧老夫人讓端月端來夜宵,對寧老爺道“這後宅的事兒,妾身都是有譜的,可這聯姻畢竟是大事,還是要看老爺的意思。如果老爺是想就此考驗考驗妾身一番未免寒了幾十年的夫妻心。那祥王妃雖然喊妾身一聲‘姨媽’,可妾身不會忘了自己早就隨了‘寧’這個姓氏。妾身的夫君、孩子在寧家,妾身的一切都在寧家。”
寧老爺也肅了容,說“我倒是真想聽聽你的意見。”
寧老夫人喝了口茶,道“今上雖有重新立前太子的意思,可依妾身來看這或許是破曉前的雲霧。他太子畢竟身有殘疾,又無子。就算是嫡長子,就算今上再怎麼偏心也不會不考慮一番,更何況朝中大臣也多數是不讚成的。”
寧老爺點頭。
寧老夫人又說“祥王一直留於皇城,可得更多朝臣的支持。而和王卻掌握了天下近一半的兵權。若真到了兄弟爭權的時候……”寧老夫人不說了,她看向寧老爺,轉了話題,道“所以這個時候棋丫頭的婚事還得老爺拿主意。”
寧老爺看著寧老夫人的目光滿是讚同,“恩,這事兒先不急。還可以再觀望觀望。”
寧老夫人卻不讚同了,說道“再過十來日的壽宴,和王妃是要來的,定會提到和王嫡長子匡終與棋丫頭的婚事。如今祥王妃又一直守在府上,這要是一個處理不好得罪了兩頭……”
“咱家女兒那麼多,不行一邊一個!”寧老爺有點不耐煩。
“又亂說!下頭的兩個可都是庶出,能用的隻有棋丫頭一個!”寧老夫人也為寧老爺的胡說而生了氣。
寧老爺端起已經快涼了的茶杯一飲而儘。“嫡出、庶出都是我寧邢的種!後院這些聯姻的就是麻煩!明知道是那麼回事了還得做個好看的樣子,世家就是那麼虛偽!”
“你說的這是什麼話!”寧老夫人“噌”的一聲站起來,指著寧老爺的手指微微發顫,“體統!章法!門風!老爺怎麼又把這些給忘了?老爺你戎馬一生,到了現在怎生就越來越……越來越……”
寧老夫人實在沒找到形容的詞語,她實在是想不通當年嫁的那個風流倜儻的世家公子,怎麼自當了將軍就完全變了樣子,有時候堪比鄉間莽夫!
寧老爺已經服了軟,他說“好好好,我這不是隨口抱怨幾句。”他想了想主動換了話題,“你的壽宴,我那個秦姓的門生會來。就是那個曾替我擋了一劍的門生。”
寧老夫人還是不理他。寧老爺輕咳了一聲,又說“他的嫡子到了適婚的年紀,我是想著在下頭兩個庶出的丫頭裡麵挑一個。”
寧老夫人也消了一半的氣,隨口道“按照排行,該是書丫頭的。”
“恩。”寧老爺應著,隔了半天又輕聲說了句“那孩子小時候得了天花,臉上……留了點疤。”
寧老夫人剛想埋怨幾句,就想起寧書最近闖的禍,就歎了口氣,道“早點嫁出去也好,省得在家裡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