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茗夫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激動,但他的聲音依然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根據傳說,虞朝是一個存在於夏朝之前的神秘朝代,它的存在一直被曆史的塵埃所掩蓋。《春秋左傳》中雖有記載,‘虞夏商周皆有之’,但虞朝的具體曆史卻始終成謎。而這個青銅圓壁上的圖案,與傳說中虞朝的祭祀場景極為相似,甚至有可能,這是虞朝甚至更早時期的文物。”
他的手指指向青銅圓壁中央那個半人半蛇的形象,繼續說道:“在遠古的傳說中,虞朝時期曾有一種半人半蛇的種族統治著大地,他們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智慧,被稱為娜迦。這個形象,讓我不禁聯想到那個時代的娜迦族人,他們可能是遠古文明的一部分,甚至可能一直存活至今。”
孔茗夫的手指輕輕摩挲著青銅圓壁的邊緣,眼中閃爍著對未知的渴望:“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可能即將揭開一個遠古的謎團。這不僅僅是一件文物,它承載的可能是整個虞朝,甚至是更早文明的曆史和秘密。”
馮俊凝視著孔茗夫,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娜迦族人的後代早已混跡於人類世界之中,而他們在人類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遠比馮俊想象的更為重要。
“這些也僅僅是我的猜測,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回到國內之後聯係我的幾位朋友。”孔茗夫繼續說道,“等回到h國,我可以幫您聯係。雖然我已經76年沒有回過國內了,但在近幾十年,有很多國內的人到境外找過我,甚至包括一些境內白蓮花教的分支。而且,國內的孔家和一些老朋友的後人,也會給我一些麵子。”
馮俊之所以聯係孔茗夫並帶他回h國,正是想借助這位老古董的閱曆和人脈,尋找關於娜迦族人的線索。如今,要尋找娜迦族人無異於大海撈針。馮俊考慮過多種渠道的探尋——政府、宗教、家族、秘密結社,甚至是他的敵人gj會。但考慮到娜迦族人如果真的存活至今,他們一定是貫穿人類曆史的重要角色,因此馮俊決定從h國和幾個曆史古國入手。這也是他選擇帶著孔茗夫並利用其資源的原因。
馮俊將剩餘的幾件文物一一取出,遞給孔茗夫仔細查看。孔茗夫接過這些器物,目光專注地審視著每一件文物的細節。然而,他很快發現,自己隻對東亞文化圈的文物有所研究,而對於其他地域風格的器物,卻難以看出其中的門道。
儘管如此,這些文物無一例外地散發著濃厚的娜迦族人風格。無論是雕塑、器皿還是壁畫,都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敘事方式:在一群人類的形象中間,總會出現一個或多個娜迦族人的標誌。他們或以王者的姿態出現,或以神明的形象被供奉,顯得威嚴而神秘。
孔茗夫的目光被這些娜迦族人的形象深深吸引。他們的頭骨巨大,眼眶寬闊,仿佛能洞察一切。皮膚上雕刻著類似蜥蜴的紋路,細膩而逼真,仿佛在訴說著他們與自然之間的某種深刻聯係。這些細節不僅展現了娜迦族人的獨特外貌,也暗示了他們可能擁有的超凡能力或智慧。
“這些文物的風格雖然各異,但娜迦族人的形象卻貫穿始終,”孔茗夫低聲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驚歎,“無論是作為王者還是神明,他們的存在似乎在這些文明中占據了核心地位。這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更像是一種對曆史的記錄。”
“如果要對這些文物的起源追隨的話,我們可以找到與之類似的文明源頭,從哪裡可以一窺這些文物的來源以及發源地。”孔茗夫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