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德國與法國的突然合作,極大地刺激了某些勢力。那些暗中操控局勢的gj會和英國政府,都不希望看到歐洲再次團結起來。
而英國政府,更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因為一旦德國和法國聯合起來,英國在歐洲將變得更加孤立無援。英國境內的激進派,為了乾擾德法合作,決定動用特殊手段。他們秘密出動了軍情六處的特工,製定了詳細計劃,準備在伊琳娜訪法期間對她進行刺殺,即便不能成功,至少也要製造混亂,讓德法雙方產生裂隙。
此時的巴黎,表麵上依舊繁華熱鬨,人們照常生活工作,卻不知一場危險的陰謀正在暗處悄然醞釀,而伊琳娜和法國政府,似乎對此還渾然不覺,依舊全身心投入到與德國的合作商談之中。
伊琳娜在法國政府官邸與馬喜龍會談之時,政府府邸之外的街道上卻是另一番混亂景象。整個歐洲都知道,伊琳娜所領導的德國已經徹底右翼化,雖然他們並非極端右翼,但絕對是較為極端的民族主義者。
伊琳娜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到,能夠與德國合作的國家或民族,必須擁有與德國匹配的實力或價值觀。言下之意很明顯:要麼你拿出足夠的實力,要麼你就要和目前的德國一樣擁有相同的價值觀。
儘管法國政府已經對伊琳娜的到訪加強了安保措施和保密工作,但在她到達的當天,消息還是被泄露了。對於大部分法國人來說,他們是支持伊琳娜到訪並建立良好關係的。然而,法國境內的那些中東人和黑人移民卻不樂意了。他們很明白,法國政府想要與德國合作,必須做出某些決定——而這些決定,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生存空間。
街道上,示威遊行的人群逐漸聚集。中東人、黑人以及當地的法國白左高舉標語,喊著口號,情緒激動。起初,法國軍警還能勉強維持秩序,但隨著人群中極端分子的煽動,局麵逐漸失控。一聲玻璃破碎的巨響,打破了奢侈品店的櫥窗,仿佛洪水決堤的信號,瞬間點燃了人群的躁動。
遊行示威迅速演變為一場蔓延整個巴黎街頭的暴亂。中東難民和黑人移民衝進商店,砸碎玻璃,搶奪商品,甚至點燃了街邊的車輛。那些傻愣愣的白左還想要製止這一切,卻被身邊的移民給敲破了腦袋。一瞬間黑煙滾滾,火光衝天,街道上充斥著憤怒的吼叫聲和玻璃碎裂的聲音。法國軍警試圖阻止,但暴亂分子人數眾多,情緒失控,甚至有人向警察投擲燃燒瓶。
“打倒德國!打倒右翼!”人群中有人高喊,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仇恨。
“我們不會離開法國!這是我們的家園!”另一群暴亂分子揮舞著拳頭,眼中閃爍著瘋狂的光芒。
“法蘭西必須改名為法蘭西斯坦哈裡發國,我們要在這裡實行宗教律法,按照我們的宗教法律來治理法國。”一群大胡子的人高聲呼喊道。
巴黎的街道瞬間變成了戰場,暴亂分子與警察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警笛聲、爆炸聲、尖叫聲交織在一起,整個城市陷入了混亂。
在法國政府官邸內,伊琳娜剛剛與馬喜龍商定了初步協議,兩人正愉快地討論著午宴的安排。然而,外界的巨大爆炸聲和刺耳的警笛聲打斷了他們的笑容。幾名法國特勤人員匆匆走進會議室,低聲在馬喜龍耳邊說了幾句。馬喜龍的臉色驟然大變,額頭上滲出了一層冷汗。
“伊琳娜總理,恐怕今天的午宴要取消了。”馬喜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聲音中帶著一絲慌亂,“外麵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接下來的活動可能也無法繼續。”
伊琳娜微微一笑,臉上沒有絲毫的驚慌。她早就預料到了外界的混亂。德國的情報網絡早已將巴黎的情況傳到了她的耳中,甚至已經做好了協助她撤離的準備。然而,伊琳娜並不打算離開。
“馬喜龍總統,”伊琳娜站起身,目光冷靜而堅定,“如果法國想要重拾祖先的榮光,與德國一同描繪歐洲的未來,那麼現在就是做出表率的時刻。隻要下定決心,德國將會成為法國最強大的盟友。”
她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馬喜龍愣住了,他從未見過如此冷靜而強大的女性領袖。從伊琳娜的眼神中,他似乎看到了拿破侖和藝術生的影子——那種決斷與魄力,讓他不禁心生敬畏。